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7: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月短评

  老旧电梯故障频发,威胁居民安全出行。更新之路虽困难重重,如资金短缺、居民意见难统一、部门协同不足等,但这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小事。希望政府能积极落实两会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倾听居民意见,让老旧电梯早日“焕新”,这不仅是钢筋电机的物理更新,更是以民为本理念在城市毛细血管中的深度践行。

  ——徐文焕(场口镇政府)

  苏轼曾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城市最动人的生活滋味,就藏在外摆摊贩的吆喝声与小吃摊升腾的热气里。它不仅便利民生、促进就业,更承载着市井文化记忆,让钢筋森林保留着温暖的烟火气。然而,放任自流易生乱象,需以“方圆有度”的智慧规范管理。可通过“摊规入位、垃圾随清、安全承诺”等柔性举措,让外摆经济亲民不扰民,让市井喧闹与文明秩序和谐共生。

  ——俞柯萍(胥口镇政府)

  外摆经济不仅是烟火气的体现,更是稳就业、促消费、强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要在“规范”上下功夫,在“治理”上做文章。建议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探索“外摆信用管理”模式,划定“弹性外摆区”,推行错时摆摊、分区管理,既让摊主安心经营,又不扰民扰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让外摆经济成为展示富阳人文温度、城市活力与治理能力的窗口。

  ——邓柯(杭州富春山居集团有限公司)

  自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富阳的文化特派员们可谓是“各显神通”,以一个人带动一个团、助力一个村,肩负起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文化特派员的存在,犹如一缕春风,吹活了基层文化“一池春水”,也带给富春大地无限的生机。春风拂过,看似无形,实则处处留迹:沉睡的文化资源被挖掘唤醒,缺失的文化服务实现“送货上门”,单薄的文化产业一天天发展壮大……也只有坚持虚功实做,不断耕耘,我们才能真正以文化赋能物质精神共奔“富”。

  ——沈致远(胥口镇政府)

  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杭州创新策源地,其产业协同效应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富阳紧扣“金南翼”定位,通过共建“创富”合作园、设立“金南翼科创基金”、引入“人才担”“护苗贷”等金融工具,精准对接大走廊的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例如,银湖科技城1500亩“创富”合作园聚焦电子智造与生物医药,已落地目乐医疗等标杆项目,推动“研发—转化—产业化”链条闭环。同时,富阳与良渚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深化合作,打造省级重点实验室矩阵,为产业链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这种“平台共建+资本赋能+人才共育”的模式,不仅加速了创新资源向富阳集聚,更以产业协同撬动区域经济能级提升,为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富阳样板”。

  ——袭建行(新登镇政府)

  土地资源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深入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是破解空间制约、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之举。富阳以“腾笼换鸟”之姿推进新登智造产业园(一期)等11个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新电商、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开发区新电商产业集聚新国潮品牌超100个、规(限)上企业超100家、营收超100亿元,滨富集成电路产业园成功落地。既打破“低小散”产业格局,又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转数改”全覆盖,新增省级未来工厂6家等。以空间重构撬动动能转换的战略智慧,为“产业强区”筑牢支撑,并提供了“向存量要增量”的实践范本。

  ——骆丽飘(胥口镇政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教育
唱好融廊“双城记”
外摆经济, 燃旺的不止烟火气
从“圈地”到“养地” 让土地“活”起来
写好兴水“大文章” 实现流域共治共富
六月短评
富阳日报评论07六月短评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