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7: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融廊“双城记”
力争重回领跑者
  □ 特约评论员 许哲平

  在杭州的经济版图上,“东智造、西科创”宛如两条彩色的丝带交相辉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创新基因遇上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产业脉搏,富阳这片兼具山水灵韵与产业雄心的土地,正以独特的空间叙事重构城市发展逻辑。

  唱好融廊“双城记”,不是简单的地理毗邻,而是产业基因的深度重组。近年来,富阳着力唱好银湖科技城和杭州富春湾新城“双城记”,银湖科技城依托地铁6号线与彩虹快速路构成的30分钟融杭圈,犹如精心设计的“城市路由器”,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数字文创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杭州富春湾新城围绕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犹如制造业的“元宇宙入口”,光电激光、集成电路、机电装备、人工智能等智造产业快速发展。两大平台目前已集聚全区60%的经济体量、70%的规上高新企业、80%的高端人才,正成为杭州发展新蓝海、全省产业新空间。

  唱好融廊“双城记”,对于富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若将杭州比作展翅的凤凰,富阳恰是连接东西两翼的凤骨。“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独特气质,也深度契合杭州“精致和谐、开放大气”的城市DNA。唱好银湖科技城和杭州富春湾新城“双城记”,既是融入杭州两大走廊战略的核心抓手,更是实现产业跃迁、能级提升的关键路径。通过打造杭州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区、项目出廊第一站,强化科技硬实力、厚植创新软实力,富阳才能加快形成具有辨识度、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杭州冲刺数字经济2.0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征程中,富阳必将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集聚,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以一流状态、创一流业绩,为“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贡献更大的力量。

  唱好融廊“双城记”,必须跳出产业梯度转移思维定式。富阳长期以来被视为产业外溢的承接地,在光电通信、新材料等领域虽形成产业集群,但存在重规模轻创新、重制造轻研发的结构性短板。数据显示,富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0.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余杭区的1/3。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上,更反映在产业协作思维的滞后。两大走廊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为富阳提供了双向赋能的可能。富阳不能仅仅以配套者姿态被动承接产业转移,必须重构自身在区域产业生态中的坐标定位,因为全球产业链分工已从传统的产品模块切割,转向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耦合。如同钱江大潮的双向竞奔,富阳既要吸收两大走廊的创新要素外溢,也要输出自身的产业转化优势。

  唱好融廊“双城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不懈努力。最新发布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为富阳与两大走廊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勾画了黄金角度。要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大走廊创新策源+富阳智造应用”的协作模式,全力打造“东方丹谷”“潮起富春”产业地标,持续打造“浙江光谷”“富春芯城”产业地标,不断壮大“3456”产业体系,推动富阳制造向富阳智造跃升。要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人才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让新质生产力释放澎湃活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富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既需要5A级写字楼的云端算力,也渴望推开窗就能看见《富春山居图》的写意山水。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以科技创新为笔、智能制造为墨,唱好融廊“双城记”,富阳必定能从产业协作的跟跑者转变为产业生态的领跑者,在时代浪潮中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教育
唱好融廊“双城记”
外摆经济, 燃旺的不止烟火气
从“圈地”到“养地” 让土地“活”起来
写好兴水“大文章” 实现流域共治共富
六月短评
富阳日报评论07唱好融廊“双城记”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