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佳敏
近来,外摆经济在各大城市掀起热潮,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从繁华商圈到市井小巷,商家将经营空间延伸至室外,桌椅、阳伞、货架错落有致地排列,琳琅满目的商品与飘香的美食吸引着往来行人。外摆经济的兴起,宛如一场城市生活的革新,它所燃旺的,不只是袅袅升腾的烟火气。
外摆经济,是消费活力的“催化剂”。在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下,室内空间的局限性束缚着商家的发展与消费者的体验。外摆经营打破了这一桎梏,为商家拓展了经营空间,为消费者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午后的富春江畔,咖啡馆外摆区,人们坐在遮阳伞下,靠着藤椅,悠然地品味咖啡,看江山风月、赏人间好景,惬意之感油然而生。这种轻松愉悦的消费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外摆经济不仅为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成为激活消费市场潜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外摆经济,也是民生温度的“传递者”。街头巷尾的一个个外摆摊位,背后关联着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对于许多小商贩而言,摆摊经营是他们维持生活、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将过去屡禁不止的占道经营转化为规范化的“限时外摆区”后,在满足市民日常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小商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小摊贩的收入提高了,辛勤劳动收获了幸福反馈,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民生福祉,让城市充满了人文关怀。
然而,外摆经济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外摆区域的规划与管理便是一大难题。如果外摆区域划分不合理,容易出现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部分外摆摊位可能存在卫生问题,餐饮垃圾、油污残留等不仅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噪音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播放高分贝的音乐或进行大声吆喝,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如何在释放外摆经济活力的同时,确保城市管理的有序进行,成为城市治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为了让外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富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城市管理、人文内涵和业态特征出发,制定《关于明确商业外摆、利用广场举办活动及临时促销点规范管理的通知》,对外摆摊位管理严格执行5个“明确”,即明确举办活动的场地分类;明确商业外摆、商业文化促销活动、临时经营点设置形式;明确经营要求、经营时间、场地要求;明确各类活动审批、备案流程;明确监督管理制度。既保障了商家的经营权益,又平衡好“烟火气”与“文明风”,维护了城市的良好秩序,有效避免了“一放就乱”的局面。
外摆经济,是城市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望未来,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外摆经济必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相信在规范管理与创新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外摆经济能够持续绽放光彩,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