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8: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历通胀”带来的“长衫困境”

  □ 王丽佳

  脱不脱长衫,不该发展为一场无情的审判。

  成家立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公认的两大人生目标。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仅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生存需求,更是广大普通青年的朴实愿望,饱含着对多年寒窗苦读的殷切期望。然而,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之下,众多青年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令人倍感无奈。

  在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错配中,“学历通胀”正催生新型职业歧视。在广大毕业生群体中,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处境尤其尴尬。本科学历作为头部企业的敲门砖似乎并不够格,而一线岗位又常被招聘者以不稳定为由拒之门外,造成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2023年,是否脱下“长衫”一度成为年轻人之间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孔乙己文学”成为青年群体的集体情绪出口,“读书无用论”再次甚嚣尘上。直到现在,这场关于“长衫困境”的全民讨论,仍没有落下帷幕。其实,这个问题自始至终没有什么答案,那些敢于脱下“长衫”、直面现实人生的人固然值得尊重,而因追求理想而裹紧“长衫”的人也不该因此被嘲讽。脱不脱长衫,不该发展为一场无情的审判,而应当作为一次审视的机会,倒逼就业者借由这场重大讨论,重新厘清个人就业的目标,从而做出最审慎、最有利的抉择。同时,也提醒了广大招聘者,应当以更加独到的眼光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去挑选和岗位相适配的各色人才,以能力、素质等岗位基本要素作为择才标准,放弃唯学历论等顽固的偏见。

  就业困局本质是时代转型的阵痛映射。不论是职业歧视,还是就业革命、内卷风气,都在挤压本就不富余的就业空间。在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广大毕业生必须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强化深耕专业优势,密切掌握市场动态,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从而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学校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分内职责,更应当承担起向市场输送人才的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提供实习机会、开放校园招聘会等举措助力学生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社会也应当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支持体系,给应届毕业生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例如,部分地方政府创新性地建立青年驿站,为去到当地寻求就业机会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以及专业的就业咨询服务,为毕业生的求职之路保驾护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资讯
   第08版:评论
破解“高学历低就业” 年轻人要锻造“百变金刚”
三月短评
打破供需“空气墙” 寻找就业“最优解”
“学历通胀”带来的“长衫困境”
富阳日报评论08“学历通胀”带来的“长衫困境” 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