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7:达夫弄·富阳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发飘飘
▶作者简介

杨承尧,东洲街道人,参军后长期在富阳文联工作。有散文集《抚摸村庄》、诗集《弹壳以及其它》和报告文学集《定格的风景》等出版。现已退休,主要工作为种菜、钓魚。

□ 杨承尧

1968年的秋天,我们刚刚入学。今天斗老师,明天开大会,印象中那些日子总是处于一种既激动又恐慌的状态。既为喧嚣的校园每天能发生点什么兴奋,又为站在凳上低头挨斗的老师难过,看着一道道汗水,顺着那些斑白的鬓间蜿蜒而下,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

记不清那一天是在总务处门口的天井里,还是鹳山下来的那一条便道旁边,有一个同学扯扯我的袖子:“陈天霓!陈天霓!”

这便是我第一次认得陈老师,这时候的陈老师已经沦为批斗对象,学生可以直呼其名。

先看到的是一头干练的齐耳短发,然后是白皙的面庞上一双平静的眼睛。看到我们指指点点,她的眼中,似乎没有沮丧和颓唐,反而有一丝淡淡的笑意。

在这样难耐的日子,居然还有这样平静的眼神!

现在想来,老师当时的眼神,应该是在说:你们这些娃娃,吵吵嚷嚷的懂什么呀!

对,这时候的陈老师应该是56周岁。

一位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此时此刻,她唯能以她的眼神,静静地表达她对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的宽容和爱抚。

接下去,因为中学下放到公社去办、因为参军,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

与陈老师的再次碰面是1985年我调到文联以后。有时在桂花路上,有时在市府南门。并且碰见的时候,大多是陈老师从西往东走,手里拿着一把剑,或者是一个健身球,或是一件外套。我猜想,陈老师这是在锻炼,从恩波公园方向来。她总是素衣素裤,精神矍铄,还总是短发飘飘,一副干练精干的模样。记得那时,我还同人说起过,陈老师的模样,总让我想起《渡江侦察记》和《南征北战》中的女游击队长。

不意而言中。当我在日后越来越多地了解到陈老师的过去,才知道这干练和精干的确是有源渊的——在弹雨纷飞的战争年代,她本来就是一名英姿飒爽的抗大首期学员、新四军干部。一个人的打扮习惯,有时候就是这样,在无声地诉说主人公的出身和履历。

可是,她同我碰面的时候,几乎不谈过往,只是问问我的工作,嘱咐我文艺工作也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很重要、要认真。连她在这一方面的获奖情况,一次也没有说过。她的“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浙江省老干部先进个人”这样的一些荣誉,我也是通过一些市内材料和简报得知的。

反观我们,一件事情还没有影子,就喷得满天绯红;一个工程还没有眉目,就吹得天花乱坠——你能想象得到吗?这个走在南门街上,或者邮舍弄里,毛毛细雨下面,平平静静的短发老太太,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陆续与上海反帝学潮、罢工宣言,左翼作家联盟,延安抗大,陕北公学,新四军——这样一些散发着历史的光芒,令人肃然起敬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当年的《申报》“自由谈”等著名文艺栏目上,发表过她的不少重要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史上,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经是她的同志和战友!

我也是到了很晚才知道的,1959年陈老师从杭州下放到富阳中学,只是不公正待遇的继续。

一直到1985年,有关部门终于发布了恢复陈老师党籍和改办离休的通知。

可是,就是在这样受冤受屈的漫长时间里,陈老师也没有埋怨过谁。教学生,她把学生视作已出的儿女,以微薄的薪水,倾囊资助他们。就是担任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她也是兢兢业业,想方设法为每一册书籍都找到最合适的归类,以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我有时想,陈老师之所以这样做,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一个不为人道的原因呢?因为只有她最懂得:被埋没和误解的痛苦!可是陈老师,据我所知,到老也没有怨言。

自始至终,陈老师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如果不是为了别人,为了普天下的穷苦大众,当年锦衣玉食的陈家大小姐,何必要参加革命?那可不是共产党执政的今天,在那个时候,可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脑袋的。如果不是想着别人,平反以后的老革命陈天霓,每一年能领到14个月工资的离休干部陈天霓,已经年逾九十,完全可以安享清福的陈天霓,何必还要到处奔波?调研啊写信啊找人啊,好像是家中马上就要断顿,等着找米下锅!甚至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憔悴不已,还要遭一些人埋怨,这样下去,不利于党的正面形象。

因为在某些人看来,“形象”是陈老师这样的老革命的软肋,“共产党员的形象”更是陈老师这样的老人的命!

可是这一次,陈老师却坦然回答:“我正是在维护党的形象呀,我虽然老了,力不从心了,可是我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维护群众利益,不是党员的天职吗?”

因为在陈老师看来,只要还有一个老百姓还在那里皱眉头不开心,就是她这个共产党人的失职!

我也是共产党员。平日里,我也会侃侃而谈,恍如愤青。可是,陈老师,面对你和你的一生,你这个学生,我有时候会变得一瞬间无话可说。

确切地说,不是真的无话,是往深里一想的无颜以对。

(该文曾获得中国散文学会年会2012年度二等奖。发表于《散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资讯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达夫弄·富阳作家
   第08版:天下
一九八零年的奔跑(外一题)
短发飘飘
体悟最本真的情感
苏伊士湾所见
富阳日报达夫弄·富阳作家07短发飘飘 2024-11-04 2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