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4: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探访新民小学
实地调研数智赋能教育创新

  记者 邵晓鹏 通讯员 沈可欣 沈晓悦

  10月11日,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杭州科技参访团专程到访富阳区东洲街道新民小学,实地调研学校人工智能建设与数字化校园“一校建设全区共享”项目,深入了解富阳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现状。

  构建“一校建设全区共享”新格局

  在新民小学大厅,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郑燕红以核心数字基座大屏为展示载体,向香港津贴中学议会调研团详细解读学校数智校园建设的“1+N”模式。

  “这一模式通过系统整合校园管理数据、教学资源信息与学生成长档案,实现了‘一屏观全域’的可视化管理效果——不仅能高效支撑本校日常教学与运营,更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标准,为富阳区其他学校提供了清晰的‘共享样本’,有效推动区域内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协同整合与均衡发展。”郑燕红介绍说。

  座谈会上,郑燕红以“以数智实践构建教育新样态”为主题,从“校园文化建设、数字化应用落地、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三个维度,系统分享新民小学在富阳区数智化校园建设启动后的探索历程。她表示,学校围绕“教学、安全、评价、内控、家校、物联、宣教”七大协同领域搭建数字基座,形成“感知+智能+应用”三位一体的智慧校园模式。同时,从AI体验项目开发、教师数智能力研训、课堂教学融合等方面,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学校建设。

  当前,新民小学正以数字化为引领,全力打造富阳数智教育特色样板。座谈会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富阳教育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度革新,不断探索数智教育发展新路径,为绘制富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卷注入新动能。

  “新民小学将智慧校园实实在在融入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成为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构建了稳步扎实的数字教育根基,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助教、助安、助管等领域全面推进。”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代表团团长李伊莹在参观后感慨地说。她希望,未来和富阳教育同仁们多交流探讨,推动香港教育创新发展。

  沉浸式体验数智实践场景

  为让调研团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成效,在新民小学“小导游”的引导下,大家沿着教学动线走进各类数智实践场景,亲身体验科技与教育融合的魅力。

  在AI智慧体育区,无感人脸识别系统与智能摄像头协同运作,精准捕捉同学们奔跑、跳跃、挥拍等动作,通过动作拆解分析与算法模型,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在强脑科技课堂,同学们接触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围绕“脑控万物”主题开展火星救援模拟、脑机星球探索等互动训练,突破传统教学边界,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调研团成员不仅细细询问,还坐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体验脑机接口。

  创客智趣空间则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硬件编程结合,融入图像识别功能,同学们亲手设计并制作“会思考”的智能作品,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

  电子百拼活动中,同学们自主选取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有序搭建出闪烁的彩灯、转动的小风扇、简易门铃等装置,在拼装过程中感受电子科技的奇妙。

  火柴人编程课堂上,同学们玩转编程与传感控制,体验从机器人搭建、动力传动到编程控制的系列项目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学校录播教室,调研团观摩了新民小学陈银燕老师带来的《和AI一起设计椅子》美术课。课堂上,陈银燕引导学生探索AI在绘画与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借助AI辅助设计工具,同学们聚焦“老年公寓需求”,自主设计适配老年人使用的椅子,不仅锻炼他们的跨学科思维,更培养创新能力,为他们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 调研团还进一步参观车模竞速赛场、AI五子棋、3D打印智造、AR魔法眼镜、星火教师助手·AI虚拟人等项目,沉浸式体验新民小学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科创实践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政
   第04版:教育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探访新民小学
老鹰高中 开展高三教学调研活动
富春六小 展示秋假项目化学习成果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传承教育家精神 共话“大先生”担当
富春八小 志愿“红”闪耀红色文化节
富阳日报教育04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探访新民小学 2025-10-16 2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