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蒋秋君)近日,富春六小六年级同学在秋假中开展以“拾秋护绿行”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将课堂延伸至自然与社会,开启了一场集环保、探索、创新与文化于一体的成长之旅。
同学们化身“校园环境观察员”,发现并记录校园中的资源浪费(如纸张、水电)和环境污染问题,针对突出问题设计宣传标语,呼吁大家共同行动。基于调研,同学们撰写了内容翔实的倡议书,并发布在校园公告栏、社区布告栏等公共场所,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聚焦“水龙头滴水”这一常见现象,同学们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完成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图表,直观展示了小小水滴如何汇聚成巨大的浪费,并据此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
在调研基础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构思、团队交流,完成节水装置的设计图,并将图纸变为可操作的实物模型,展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
同学们采用流行的“城市漫步”方式,深度探访家乡,探寻特色景观、历史遗址与文化地标,绘制个性化的探索路线图,并用英文进行描述,在真实的语境中提升语言能力,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与变迁的认知。
此外,同学们还践行低碳出行,用画笔记录家乡的亭、台、塔、桥等传统建筑在秋日映衬下的独特风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