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勇
除了家养的宠物猫和在外面流浪的流浪猫外,我觉得还有第三种猫存在。它们介于家养和流浪猫之间,生活在景区,景区是它们的家,偶尔也有游人或景区管理人员投喂,不缺吃的,也不像流浪猫那样怕人——一见人,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溜烟跑出去很远。
我去南京总统府的那天,天气很好,温暖的阳光像金子一样洒遍人间。走到天王大殿前,我最先被吸引的是走廊上趴着的一只白猫,毛色看起来有点灰灰的——是脏了,估计没人给它洗澡。灰色尾巴挂在那里,一只爪子向前,脑袋直接磕在凳子上,眼睛眯着,一动不动地在晒太阳。我走近它身边,伸手摸了它好一会儿,它才微微地动了动眼睛,甚至都不愿意睁开,一心一意地晒它的太阳,真的好自在,淡然到像一缕清风。这说明,它早已见惯了人来人往的喧哗,是不怕人的。有小孩惊喜地叫着:“妈妈,那里有一只猫咪。”一开始,我并不很关注殿门口的对联。把猫拍下来后,我这才看到那副对联:自金田到金陵,成败兴亡一警钟;尊天父开天国,是非功罪千秋鉴。
在桐音馆附近,我又邂逅了一只橘猫——和那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是我朝着它的背影招呼它:“喵,喵……”它转过身,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从容地向我阔步走来。我蹲下来摸它。它很顺从像一个毛茸茸的球般瘫软在了地上。等我要离开的时候,它还弓着腰,过来蹭我的腿,眼神里有期待和温暖。我看见一对年轻的情侣,也热情地去逗弄它了。在我一个人的旅途中,看见这只能与我互动的猫,是一种惊喜。它就像景区附赠给我的额外礼物,或者它就像景区的友好使者,让我对景区的体验有了更美好的感受。
我真的太喜欢这灵动而黏人的猫了,每次和它对视,我总觉得那炯炯的眼神里,有猫对人的信任和依赖。自己没条件养,可是看见路边或公园里的流浪猫,总想去逗弄。可惜,那些流浪猫一见人,便像一缕烟一样消散逃窜。
第二天上午去中山陵,阳光依然很明媚。山脚下竟然有一群猫从灌木丛里优哉游哉地踱步到大马路上。我看见几个女孩在抚摸那些猫,有橘猫,也有狸花猫,等她们走后,我也去撸它们——那光滑的手感和阳光一样顺滑。我从心底觉得庆幸——景区的这些猫,和家养的宠物猫一样活得潇洒自在,和人类和谐相处。而我,只要看见,就会去和它们打招呼,就会去摸它们。
后来,我刷短视频,又看到寺庙里的一只明星般的橘猫。它有多红多受欢迎呢?拥挤的人群里,每个人几乎都是面带笑容争着伸手去摸它。那只肥胖的橘猫蹲在栏杆上,像个入定的高僧一样岿然不动。人群像洪水一样涌动,声音嘈杂得像菜市场,但是这只胖乎乎的橘猫显然是习惯了这种大场面,看惯了这人世间的一切,它甚至在被摸的时候,还悠闲地摇了摇它的尾巴,那眼神里是入定般的淡定和安然。
还有故宫里的猫,它们是帝王妃子养育的宠物猫的后代,一代一代,虽然帝王妃子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但它们依然在这片广大的领域繁衍生息。从今天看这些猫,也许身上还有些帝王气,有一些高傲到不让人亲近。
景区里的猫,很显然已经与景区融为一体,有些甚至成了景区的一道风景,是景区的额外加分项。像我这样的爱猫人士,真的太喜欢景区里的猫了——虽然不是它们的主人,却可以像主人一样去摸它,逗它。猫有灵性,我盯着它看时,它也会盯着我看。和第三种猫对视,我看到了它的安然、恬然、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