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良坤(专栏写手、富春江每日一游观察员)
一个晚霞渐隐的傍晚,我如往常一般前往垃圾房去扔垃圾。垃圾房那股熟悉的腐臭气息依旧弥漫在空气中,然而,在这寻常的场景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打破了这份平静。
在垃圾桶的一角,一个闪烁着异样光芒的物件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精美的照片,它由金属制品印制而成,长方形的匾额样式,在昏暗的光线中依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庄重感。仔细端详,这是一张四五十人的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或浓或淡的笑容,照片的下方有一行小字,说明了这是老人九十五岁寿辰时拍摄的全家福。这位老人被一帮成年男女簇拥而端坐在前面中间的靠椅上,怀中还抱着个小孩,在老人的脚跟前面的左右蹲着好些孩童,或许这些均是老人的晚辈。
我的心猛地一揪,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难以想象,这样一张制作精美价格不菲承载着满满幸福与回忆的全家福,怎么会被丢弃在这肮脏的垃圾房中?这照片中的每一张笑脸,都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那个温馨而欢乐的时刻,而如今,它却被无情地抛弃,如同一件毫无价值的废品。当然,拾荒者捡到了比纸板箱更能卖钱的金属品。
时光回溯,这张照片拍摄的那日,想必是一个充满喜庆和欢乐的日子。老人在家人的簇拥下,迎来了人生中第九十五个春秋,那是何等的福气。一家人齐聚一堂,共同为老人祝寿,每个人的眼中都满是对老人的敬爱和祝福。这张全家福,记录的不仅仅是那一刻的相聚,更是一个家族的血脉相连,是亲情的凝聚,是爱的见证。
然而,短短几年的时间过去,这张照片却落得如此下场。是老人已经不在人世,小辈们失去了那份对亲情的珍视?还是生活的琐碎与忙碌,让他们遗忘了曾经的温暖与牵挂?又或许是家族内部出现了矛盾与纷争,以至于连这最后的回忆也不愿留存?也或许因习俗不同,有的会选择保留照片,有的则选择不保留照片。
路人经过,看到这张被遗弃的全家福,也都纷纷驻足,发出阵阵唏嘘之声,有的干脆发出骂娘声,说不孝之子到了如此程度。大家的目光中,有不解,有惋惜,更多的是对亲情淡漠的无奈和感慨。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总是在追逐着功名利禄,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亲情。我们以为亲人会永远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回归,却未曾想过,时光无情,岁月不饶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挽回。
这张扔在垃圾房的全家福,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性的冷漠与现实的残酷。它让我不禁思考,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奔跑时,是否应该时常停下脚步,回望一下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是否应该用心去呵护那些珍贵的情感,而不是在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或许,对于这张照片的主人来说,他们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行为都让人感到心痛。家庭,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守护好那些共同的回忆。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张被遗弃的全家福中汲取教训,不要让亲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消逝,不要让珍贵的回忆变成垃圾,而是将其深深地珍藏在心底,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让我们用爱去浇灌亲情的花朵,让它永远绽放,永不凋零。如果家人感到不适或不愿意保留照片,那么尊重他们的选择,找到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来纪念逝者。
夕光给全家福镶上了一层金边。看着这张垃圾房里的全家福,我不想一味地去谴责或评判,我只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某种宏大的家族伦理叙事,与肮脏不洁的垃圾堆之间,一种荒谬的错位和互相的辩驳,在那一瞬间击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