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啸尘 通讯员 赵春兰
物业服务不达标能否拒缴物业费?楼上漏水致损如何索赔?邻居占用公共平台是否侵权?这些住建领域纠纷,关乎千家万户“安居”福祉与社会和谐。
近年来,富阳法院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合省房地产业协会、区住建局等,以住建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为核心,探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路径。自2024年7月以来,累计引导调解住建领域纠纷1710件、成功调解502件,用专业效率筑牢群众“安居”防线。
共享法庭破壁垒 15天解耄耋老人漏水难题
“十几天就解决大半年的漏水纠纷,不用鉴定、不开庭,还省了钱,太感谢了!”79岁的孙阿姨紧握着法官张云花的手再三道谢。
2025年春节,某小区903室小李夫妇回老家,家中热水器水管破裂漏水,导致楼下孙阿姨家天花板霉变、花梨木衣柜发黑、空调损坏。尽管社区多次组织调解,但双方对损失金额的认定分歧巨大,从最初协商到陷入僵局,大半年过去了,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孙阿姨诉至富阳法院后,法官张云花迅速协调装饰装修共享法庭,指派专业调解员介入。法官、商事调解组织调解员、共享法庭调解员三方赴现场勘验,用专业仪器记录受损情况,结合装修行业标准评估分析。调解中,团队既解答孙阿姨对损失认定的疑问,又引导小李夫妇换位思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小李夫妇赔偿3.5万元,孙阿姨撤诉。全程仅用15天,较传统诉讼节省数千元鉴定费、律师费及数月周期。
“以前装修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信服,非常容易吵架,第三方鉴定又耗时费力,现在共享法庭的资深行业专家调解员说方案讲数据,两方都很服气。”富阳法院立案庭庭长吴江龙表示。
去年以来,富阳法院联动房地产、物业、建工、装饰装修四大行业协会,整合资源打造“四合一”共享法庭,累计受理住建领域纠纷386件,调解成功204件,成功率52.85%。同时,从行业资深人员及房地产专业领域律师中筛选32人组建调解专家库,建立涉房类纠纷专家咨询机制,为复杂纠纷的化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真正实现了“现场勘验+专业评估+法律解读”一站式服务,破解住建纠纷“定损难、调解难”壁垒。
商事调解提质效
13天化解32万元工程款争议
“多亏了律师的专业调解,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顺利解决纠纷。”不久前,一起标的额32万元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通过富阳法院“商事调解”机制高效化解。某装修公司按约完成厂房涂料工程,与建设公司结算价款75万元,但对方仅支付43万元,余款久拖不付,装修公司诉至法院。
富阳法院法官俞菲了解到双方有调解意愿,将案件引导至杭州市富阳区某建筑与房产纠纷调解中心。
调解初期,建设公司对欠付工程款数额并无异议,但坚持认为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提出要申请司法鉴定。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调解员杜静逸敏锐地意识到,工程质量纠纷若进入司法鉴定程序,不仅会产生高额鉴定费用,还可能涉及多个鉴定环节,周期至少需要数月,不利于矛盾的快速化解。为了打破僵局,她主动联系建设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明白账”: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鉴定,若确实存在问题,修复方案和费用还需再鉴定,仅鉴定环节就可能耗时3个月以上,费用也得好几万元。
这番话让建设公司负责人陷入沉思,主动提出希望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杜静逸当即提议三方共同前往工程现场勘察。
三方赴现场检查发现,工程仅表面存在颜色不均、局部不平整问题,不影响使用。杜静逸测算维修费约5万元,双方认可。最终约定:建设公司自行修复,扣除5万元维修费后支付余款,装修公司撤诉。案件仅用13天化解,调解费按诉讼费一半收取,大幅降低成本。“这可比双方对簿公堂效率高多了,类似案件光鉴定环节就起码需要几个月,鉴定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杜静逸表示。
近年来,富阳法院指导构建建工、物业、装修三类商事调解范式:在建筑工程领域,指导省房地产协会成立建筑与房产纠纷调解中心,吸纳20名专业律师调解员,化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类纠纷57件,为企业省成本超30万元,调解周期压缩至36天(较诉讼提速60%);推动物业公司购买商事调解服务,引入某调解中心,创新“物业纠纷调解中心首调、商事调解组织二调、法院受理后先行调”的三轮调解模式,在立案前已化解物业类纠纷807件;指导区装饰装修行业协会成立专业调解组织,累计接收纠纷1091件,调解成功885件,成功率94%,探索“行业协会+专业调解”自治路径。
示范调判树标杆
破解物业欠费难题
“我已经买了车位,为什么还要缴管理费?缴了物业费,怎么还有特约服务费?”在富阳某小区,部分业主对物业收费的质疑,导致近百户业主长期拖欠物业费,最长欠费时间超过5年。物业公司多次上门催缴、发函提醒均无效果,无奈之下向富阳法院提起诉讼。
“很多业主并非恶意欠费,而是对收费项目存在误解,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大部分人都愿意配合。”共道云民商事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在介入后发现,业主的核心诉求是“明明白白缴费”。
为此,调解团队联合社区、物业与业主代表召开协调会,解读物业费构成,说明特约服务费(如专项保洁、绿化养护)与基础服务不重复且合规,同时释明拖欠物业费的法律后果(违约金、影响征信等)。不少业主当场表示补缴,近60户达成和解。
对仍存异议的业主,富阳法院选取4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开庭审理。庭前调解中,法官针对“车位管理费是否该交”“特约服务费是否重复收费”两大焦点释法,成功调解一户后,一个月内带动13户主动补缴,形成“调解一户、带动一片”效应。“很多时候业主与物业之间只是堵着一口气,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比判决的效果要好。”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表示。
2024年以来,富阳法院按“一个分管领导、一个部门负责人、一个法官、一个联络员”的“1+1+1+1”模式,配备专业指导团队,通过典型案例引导非诉解纷,累计司法确认住建领域纠纷795件,既赋强调解协议效力,又省当事人诉讼成本。
下一步,富阳法院将持续深化“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实践,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深耕住建领域专业解纷能力,充分发挥“四合一”共享法庭实效,为住建领域纠纷源头治理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富阳样本”,用更优质的司法服务守护群众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