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7:春江两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渔山稻蛙稻虾共舞 推动生态科技兴农

  记者 包健 通讯员 李晓池

  在渔山乡墅溪村的千亩农田间,50岁的吴建国正操作着无人机向稻田投喂饲料。作为杭州巨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这位从新疆纺织行业转型返乡的新农人,用5年时间打造出集稻蛙共生、稻虾共作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场,不仅实现“一田双收”的产业效益,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为杭州地区新型综合种养的标杆人物。

  从纺织业跨界到农业:土地里刨出“黄金组合”

  2019年,深耕纺织行业10余年的吴建国带着资源与乡愁返乡创业。如今,他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粮大户,承包 900 亩土地。

  面对传统种植收益天花板,他引入纺织业的“精细化生产”理念,在渔山乡打造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通过精准规划生产周期,将小龙虾、黑斑蛙养殖,水稻、小麦和油菜种植等环节安排得明明白白,让土地实现“全年无休”的高效运转。

  其中,稻蛙共养模式成效尤为突出。黑斑蛙以稻田害虫为食,大幅减少农药使用;蛙类粪便化作天然有机肥,降低化肥依赖,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凭借这一生态种养模式,吴建国的黑斑蛙在2024年10月斩获杭州市新型综合种养产品展示评比一等奖,成为行业标杆。

  在稻虾共作领域,吴建国同样收获颇丰。100亩稻虾田今年迎来丰收,4 月上市初期龙虾均价达18元/斤,当前仍稳定在13元/斤。较低的养殖成本与可观的市场价格,让他萌生扩大规模的计划。“我打算去乡里咨询政策,争取把虾田的面积增加一点。” 吴建国信心满满地说。

  构建产供销渠道:从科技兴农到共同富裕

  深谙市场之道的吴建国,将纺织业积累的渠道资源转化为农业竞争优势。通过萧山新农都、桐庐配送中心、嘉兴农批三大枢纽,其80%的龙虾和黑斑蛙直供浙北市场。更难得的是,他主动搭建共享销售网络,为富阳其他乡镇的养殖户对接客源。采访当日,新登湘溪村一位养殖户慕名前来求援,“老吴的销售渠道帮我们打开了市场”。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吴建国始终走在前列。他率先引入无人机投喂系统,使 100 亩养殖区域的饲料投放时间从 3 人半天缩短至单人 1 小时;为拓宽品牌影响力,这位 “70 后” 新农人自学短视频运营,在抖音平台开设账号推广自家的农产品。“要是儿子能回来帮忙,线上销售肯定更上一层楼。” 谈及未来,他的笑眼中满是期待。

  下一步,吴建国计划借鉴其他乡镇钓虾场的经验,依托现有养殖基地,开发钓虾、钓蛙体验项目。“让消费者走进田间地头,既能享受垂钓乐趣,又能直观感受生态农产品的魅力。” 他表示,这不仅是拓展增收渠道的新尝试,更是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从纺织机鸣到蛙声稻浪,吴建国的跨界创业路印证着新时代农业的无限可能。正如他在抖音视频里的宣言:“土地不会辜负智慧,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敢想敢干的新型农民!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3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4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5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6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7版:春江两岸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城事
   第10版:资讯
   第11版:天下
   第12版:综合
东洲“公望芯”助力青少年成长
以爱育爱 两岸同行
■春江街道 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渔山稻蛙稻虾共舞 推动生态科技兴农
■永昌镇 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
■大源镇 暖心走访送关怀
万市“看山咖啡”飘出文旅香
■灵桥镇 举办端午节文明实践活动
■胥口镇 开展健康富阳宣传
东洲“公民爱心日”双节慰问暖人心
■湖源乡 以练备战筑牢防汛安全网
富阳日报春江两岸07渔山稻蛙稻虾共舞 推动生态科技兴农 2025-05-30 2 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