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4:人大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六个一批”综述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春大地上的民主实践
——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六个一批”综述
  永昌镇长盘村开展“小院说”活动

  常绿镇长春村木坞惠民服务中心

  阆坞(新)村卫生服务站

  幸福家园

  商业城改造后统一换新的晾衣架

  龙鳞坝周边新增快充桩

  记者 臧一平

  在富阳区的广袤土地上,民主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基层治理的土壤,孕育出丰硕的实践成果。

  2024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以推进“六个一批”为重要抓手,精心培育多元特色成果:打造充满活力的精品“小队会”,让民主实践在基层绽放光彩;挖掘切实见效的最暖民生实事,把群众期盼化作幸福实景;淬炼成果显著的“进站会商”案例,为难题破解提供智慧方案;推选担当有为的履职标兵代表,树立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先锋榜样;培育功能完备的代表联络站,构筑起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提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实践成果,让民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书写出民主与民生交织的动人篇章。

  精品小队会:基层民主的“微细胞”,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小队会”原本是农村集体生产队内通过召集全体户主开会,部署农业生产、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一种常见议事方式。在富阳,“小队会”作为基层民主的创新载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如同一颗充满活力的“微细胞”,激活了基层议事新动能,形成了富阳基层治理新样板。

  常绿镇长春村木坞惠民服务中心的启用,是新时代“小队会”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缩影。为给老人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就餐场所和活动中心,村里于2021年建成了惠民服务中心,却又因资金短缺闲置。2024年,区人大代表,长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民通过走访了解到选民关于启用服务中心的诉求,多次与镇政府和区民政局对接联系,终于在去年取得了财政支持。在当年7月镇人大指导举行的“红色民情汇”基层议事会上,人大代表、群众代表、镇职能科室等多方力量汇集,就改造方案展开热议,收集并落实了20余条群众意见建议。当年8月,项目完工并启用。如今,92岁的孟老伯每日都步行至食堂,吃着热乎饭菜,他不禁感慨:“这里吃饭方便又热闹,就像家里一样。”

  作为富阳新时代“小队会”最早试点,春江街道各村社将“小队会”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春雨社区聚居着不少来富务工人员,其中有许多卡车司机携家带口定居,但家人的就业成为了一个问题。去年6月,为帮助定居的卡车司机配偶在本地实现就业,春雨社区针对“‘卡嫂’群体就业难”专题召开了“小队会”。“我们平时赋闲在家,很想靠自己的双手就业,但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希望代表能帮我们想想办法。”一名“卡嫂”在会上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为此,区人大代表和人大春江街道工委帮忙联系了来料加工、家政、护理等多行业资源,为“卡嫂”提供就业渠道和指导,并在社区“共富工坊”开辟了专门区域,为她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60余名“卡嫂”实现就业。

  在富春大地的其他地区,“小队会”也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如火如荼地开展,形成富阳独特的基层议事“风景”。

  永昌镇长盘村创新打造“小院说”基层议事品牌,在村民庭院里共议如何创建优化“美丽庭院”,完善“新风尚美指数”机制,助推全村庭院整洁率从32%提升至91%;东洲街道民联社区聚焦外卖骑手“四难”问题开展“百姓汇”基层议事会,共商合力建成“民小联”联心驿站,成为“奔跑途中”的暖心之家,获骑手点赞“累了能歇脚,难了有人帮”;新登镇人大代表走访了解到老年群体缺乏活动场地,人大代表和镇人大、镇政府、社区共聚“东安议事会”展开讨论,推动闲置粮仓“变身”养老服务中心,让这里成为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小队会”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板凳”,有效补充了人代会闭会期间“主席台”的缺失,既是移动的“民情直通车”,又是流动的“代表联络点”,使民盼民意和民生诉求得到有效传递和妥善解决。

  最暖民生实事:群众需求的“风向标”,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民生无小事。全区两级人大始终以群众需求为“风向标”,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做出实效,为幸福生活“加码”。

  便捷医疗,始终是老百姓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渌渚镇阆坞村村民曾因“看病跑十里路”发愁,区人大代表邵全民通过走访收集到42条对便捷医疗的诉求,提出代表建议推动阆坞(新)村卫生服务站建设列入区、镇两级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期间,镇人大邀请规资、卫健等部门开展“进站会商”,协同共促加快实施进程;代表监督小组全程跟进,从诊室布局到设备采购逐一把关,确保项目符合民意。去年12月,卫生服务站正式启用。村民俞春根感慨:“以后量血压、配药,出门拐个弯就搞定,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方便多了。”

  饮水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大源镇新建片四个村庄常年以溪水为水源,经常出现旱季缺水甚至无水可供的情况。镇人大代表楼汉华广泛征集民意,汇总整理后向镇人大反映了该问题。镇人大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将新建片饮用水工程列入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经过镇人大和代表的持续推动,去年年底,新建片饮用水项目管网铺设工作和水库提标工程全部完成。这意味着,4个村庄的6000余名村民摆脱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吃水难”,喝上了便捷又放心的饮用水。

  在富阳,老百姓的声音通过代表们的一个个建议,转化为一件件民生实事,在富春大地上奏出了幸福交响乐。

  湖源乡通过推动充电桩增设民生实事项目,在龙鳞坝周边新增了31个快充桩,惠及130余户农户和40家商户,更进一步便利了来往游客,游客刘先生笑称“来这里玩不用再焦虑充电的事,新能源车也能畅玩山水了”;常安镇在区人大代表汪建明的推动下,实施健身场地建设民生实事项目,建成了含智能器械的多功能运动场,让小剡村、幸福村有了全新的运动健康“活力引擎”;富春街道幸福家园小区通过“民生微实事”建成邻里活动中心,完成了小区改造提升,德邻公寓、如意花苑等21个小区同样以“居民提需求、代表帮申请、政府给支持”模式同步推进监控升级、楼道修缮等小区改造工程,累计解决基础设施老化、休闲空间缺失等问题116个……

  从蓝图到“成绩单”,一件件民生实事在持续推动下切实转化为老百姓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具体场景,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破难解题会商案例:共商协力的“主阵地”,打通合力破题新路径

  面对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进站会商”机制凝聚各方智慧、汇集各方力量,为问题解决打通新路径。

  新桐乡桐洲岛江洲村的400余户村民的“用气难”问题,曾因管网覆盖成本高成为“孤岛困境”,而这一难题的破解,正是民主会商智慧的生动体现。2019年,区人大代表倪冠群在“桐心直通车”议事会上捕捉到群众诉求,基于民意调研结果提出了“点状供气”创新方案。新桐乡人大通过多场“进站会商”,联动燃气公司、村委会与村民代表共商,敲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在多方努力下,2023年临时气化站建成,首批273户通气;2024年“送气下乡”行动实现“一次不用跑”,“孤岛”连上了“烟火网”。

  场口镇“魔鬼弯道”,得益于“进站会商”,在去年迎来了破题整治。320国道木排路匝道双向通行,因新城人口不断集聚、通行车辆大幅增加,且存在坡度大、转弯急的问题,事故频发。区人大代表徐建中为此收集了127条民意,镇人大依托“进站会商”会同多个相关部门“会诊”,最终敲定“单向通行+连接线延长”方案,施工后事故率下降82%。

  一个个破难解题案例,彰显着“进站会商”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的有效性和穿透力。富春街道商业城“焕颜手术”中,人大街道工委通过“进站会商”凝聚设计、施工、商户多方智慧,采用了“微创修复+同步防水”方案,4200平方米的墙面在修缮后颜值与安全性能双提升;鹿山街道陆家村的留用地“蝶变记”中,20年“留白地块”经45次民意征集和6场专题会商,确定“政府收储+村集体回购物业”模式,地块开发后预计年收益超1500万元,从“望地兴叹”到“按股分红”,村民生活盼头十足;龙门镇人大在面临龙门山杏梅尖“通信难”问题时,协同移动、供电部门等“上山会商”,采用“光伏+储能”零碳基站方案,克服山地施工难题,让周边村民和各地前来的登山者告别“失联焦虑”。

  在一次次会商中,全区两级人大倾听民声、汇聚合力,打破部门间的沟通壁垒,充分发挥人大力量解难题、做实事,将一件件为民好事以最快速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提升群众幸福感。

  (下转第5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3版:聚焦富阳两会
   第04版:人大视窗
   第05版:人大视窗
   第06版:政协之声
   第07版:城事
   第08版:资讯
   第10版:资讯
   第11版:达夫弄·醇文学
   第12版:天下
   第13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4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5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6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7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8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19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第20版:以一流状态 创一流业绩
富春大地上的民主实践
富阳日报人大视窗04富春大地上的民主实践 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