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鸿静/文
统一战线与国家安全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统一战线
能够在多领域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体系性的思想方法和战略安排,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一次系统性重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和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带来了大量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统一战线对于团结吸纳各种新兴社会力量、保持国家政治社会安全稳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能够在多领域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是在民主政治领域。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民主政治领域的国家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西方有关国家否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尤其多年来,西方有关国家的民主输出导致中东、北非等地区衍化出“颜色革命”,极大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安全。我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避免了无序民主、低效政治的干扰,实现了民主政治领域的国家安全。
二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的社会阶层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大量分布在党外和体制外,流动性大、思想活跃。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等思潮在这些群体中具有一定“市场”,容易导致其中一些人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方面出现偏差,进而在长远上不利于我国经济安全。
三是在民族宗教领域。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以外人口有1亿多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提升统一战线
维护国家安全效能的基本路径
为了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的治理效能,使统一战线在服务大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中维护党和国家安全,可在三个相关领域进行集中发力。
第一,增强理论自觉,加强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研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外安全风险日趋复杂,这亟须学界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问题意识,增强将统一战线与国家安全研究相结合的理论自觉,系统梳理、深度思考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基础、制度机制和实践策略。这既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二,增进政治认同,进一步完善互嵌式制度机制。作为一种“弹性”的国家安全机制,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独特的制度优势,推进统一战线工作与国家安全工作在制度机制层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二者相互嵌入、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尤其在维护政治安全上,统一战线工作要更好建立跨阶层、跨派别的政治大联合,增进政治认同、强化政治联合。此外,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防范应对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强大作用,增强政治吸纳的感召力和有效性。
第三,创新统战方式方法,进一步把握话语主动权。在民主政治领域,要创新话语体系建设,讲清、讲好新型政党制度和协商民主制度的制度逻辑和优势所在;在民族宗教领域,要树立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更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深刻阐述,系统吸收、借鉴历史上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传统智慧;在社会阶层领域,要更充分把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多元化、行业差异化的特点,探索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更有效的路径方法;在港澳台海外和侨务领域,既强化当前的依法治理,又要抓好长远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统战工作,做到“弹性”与“刚性”并重。
(作者单位: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