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圣华/文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人才培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富阳作为杭州市的重要城区,其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企业人才。深入研究如何坚持党管人才,构建“1+3”现代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单独分成两个章节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是创新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与当前富阳产业强区息息相关。
企业人才队伍
存在的问题分析
富阳积极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即要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推动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队伍。然而,目前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存在一些问题。
企业人才数量不足与结构不优。目前,富阳区企业人才数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才结构方面,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相对短缺,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的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才的数量不足,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传统制造业企业中,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富阳区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但主流企业家队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以家族式为主,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股权激励人才制度相对偏少,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投入不够,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相对数量不足,全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处于省平均水平线。传统块状经济领域大部分企业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意识不强,特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产品的附加值也难以提高。
人才吸引力不足与流失率高。与大城市相比,富阳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机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招引留下来较难。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合作不够紧密,产学研结合的程度不高,商会、青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活动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技术类、投资类、产业配套协作类路演交流合作较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家们利用新媒体进行市场推广以及获取人才、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方面的渠道有限,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随着近几年先后引进上海光机所杭州分所、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罗素先进光波科学中心、浙工大“工创谷”等一批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招引有新的起色。但就企业面来说,由于一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企业文化建设滞后、配套环境不优等原因,人才流失率较高,造成留人难困境。
三个维度构建
现代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前期,富阳区经信局通过走访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召开人才座谈会、咖啡会、人才沙龙、企业家培训,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大家都有这个共识,即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而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其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其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富阳的发展关键在人、在思想、在创新,所以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成为每个企业所关注的重点。
在调研基础上,富阳提出构建“1+3”现代企业人才培养体系。“1”是坚持党建引领,即党管人才;“3”是从服务人才类型层面、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育机制、创新产业链人才培育模式三个纬度优化我区企业人才培育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两新”(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三化”(高端、智能、绿色)、“四融”(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
第一,在服务人才类型层面上构建“1+3”服务体系。“1”指企业家(包括新生代企业家),加快建立完善优秀企业家、企业家+科学家评审体系。“3”指企业“三支人才”队伍,按照经营管理系列、专业技术系列、技能操作系列三个不同的工作领域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最终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这“三支人才”队伍好像拉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企业保障关键经营管理人员持续稳定、发展未来企业的知识资本和智能资本、鼓励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要过程。
第二,在企业内部人才培育机制上构建“1+3”培训体系。“1”指一个企业核心目标或理念,明确企业使命、责任、愿景,营造好企业文化。企业发展要制定明确战略目标,内部清晰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类型、技能要求和完善招聘、选拔流程及计划,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供应链,提前储备潜在人才,使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战略相匹配。“3”则代表领导力建设,健全职业培训、晋升激励体系,制定企业员工成长计划。
第三,在产业链党建联建上构建“富春红链1+3”工作体系。以富春汽车红链为试点,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盟形式来积极推动G320智能网联车核心技术产业走廊建设和建立完善“生态圈—产业链—细分赛道—专精特新企业”新培育模式,促进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拓链,形成本地业务协同、技术创新协同、供应链协同体系,为全区五大产业生态圈党建联建和产业联盟建设提供样板。其中,“1”是指优化升级富春汽车红链党建服务中心,“3”是指成立健全“三大组团”,即产业智库组团、供应链合作组团、招商引资引智组团。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构建“1+3”现代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引与用并重,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牢“大人才观”,跳出人才抓人才、贯通一切抓人才,推动人才工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观念,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宣传引导、人本关怀等方方面面,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发展新格局。
(作者单位:区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