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璇 摄影 朱啸尘 通讯员 俞晓华)新年到,采年货,欢欢喜喜过大年。1月17—19日,一年一度汇聚富阳正宗好味道的富春山居年货大集在富阳体育中心北广场与广大市民见面。本次活动以“浙里来消费 富享新生活”为主题,由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旨在集中展示我区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并便捷选购专属于富阳的“年味”。在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特色农产品的需求。集市上,热乎乎的富阳特色农产品一站式购齐,不少市民大赞“明年还来”。
炒货展位一小时卖出2000多元
土猪肉、牛八碗、酱鸭、咸肉、年糕、麻糍、米粿、油面筋、冻米糖、土烧酒、山核桃、红糖、豆腐皮、臭豆腐、草莓、红美人……年货节现场,富阳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美食、特产应有尽有,让人食指大动。摊主们忙忙碌碌、笑意盈盈;采购年货的人们则徜徉在各色美食、年货间,不一会儿便满载而归。据悉,本次年货节活动参展企业共75家,参展产品约300余种,展出产品涵盖24个乡镇街道,品种丰富、品质卓越,充分展现了我区农业产业特别是土特产产业发展的新成就。
洞桥好味道炒货的摊位负责人沈立勇说:“这些炒货都是我们企业自己炒制的,很受欢迎,上午开摊到现在一个小时就卖了2000多元了。我们好味道从1999年注册成立,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老客。像每年年底的年货集市,就会有很多回头客是认定了我家来买的。”
在杭州富阳小岳家食品小作坊的展位上,热乎乎的拇指生煎包吸引了不少老人和小朋友品尝、购买。相比传统的食品作坊,小岳家的经营模式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展位负责人陈英财介绍:“我们以前是做早餐店的,前几年因为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家里做早饭,我们就顺势转型,成为专门做本地小吃的加工作坊。我们开发了小程序,建了微信群,采用订单式加工,当天下单、当天制作、当天配送。”
“我每年都专门等着这场年货集市,因为这是政府办的,来的都是富阳本地响当当的一批农产品、特产,品质那就不用说了。我们买得放心、吃得更放心!”拉着小拖车来采购年货的市民赵大伯说。
互动环节欢乐多
除了买买买,现场还有很多有趣的环节,参与感满满。
在三桥村带来的打年糕表演现场,浓浓的米香味儿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随着大木槌“梆、梆”地敲击,热乎乎的米粉团变得越来越有韧性。热情的三桥村村民将年糕团撒上红糖,分给在场市民品尝。“年糕就要蘸糖吃,吃了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红火。”市民陈阿姨笑着说。
“富阳的传统小吃不仅好吃,还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我们自己的美食。”来自实验小学四(1)班的许恒彬小朋友在展位前卖力地推介。这是当天的“巾帼助农,笋豆包香”主题活动,小学生们带着可爱的笋豆包模具造型,有的现场宣传推荐笋豆包等富阳本土的传统美食,有的在现场挥舞着毛笔书写对联、福字,迎来了满堂喝彩。
此外,书画家在现场泼墨挥毫,为市民送上春联、福字。市民还可以在商户展位上获得抽奖券,幸运中奖者获得各参展商提供的奖品。现场还有大鼓、舞龙等新春特色表演,让人感受到浓浓年味。
品牌打造让特色农产品成为“聚宝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富阳区依托特有自然资源,结合富春山水文化,打造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富春山居品牌农产品,如东坞山豆腐皮、洞桥香榧、永昌臭豆腐、安顶云雾茶、东洲葡萄等。目前,全区共有1300余种农产品列入名特优新目录。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广下,这些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广大市民趋之若鹜的富阳味道。在活动现场,忆古麻糍的摊主说,这些年通过各种展会以及口碑相传,积累起了一大批忠实用户,作坊里的年糕、馒头、麻糍都需要提前订货,“东西做出来就卖光了”。
“我们的牛八碗系列从推出到现在,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过年前,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光一月份到现在的营业额就已经超百万元了,像牛腩已经卖断货,牛筋也就剩下这三包。”“龙门三宝”老孙家肉制品的负责人孙树峰一边忙着给顾客装牛肉,一边笑呵呵地说,“政府出了很大力气帮我们推广,像刚开始的时候还去地铁上做广告。现在龙门镇政府把我们这些龙门特产集结起来,用统一的‘龙门三宝’品牌,不光品牌叫得更响,我们这些企业也都更加团结,氛围更好了。以前我们说‘龙门三宝’是牛肉、米酒、油面筋,现在又增加了酒酿、姜茶等等。‘龙门三宝’就是‘龙门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