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晓露
1月18日,富阳区正步公益服务中心5支志愿服务队联合中国移动富阳分公司党支部志愿者、爱心捐赠人代表等,踏上了一场温暖人心的旅程,前往10个乡镇(街道)为46位抗美援朝老兵送去冬日的关怀与敬意。今年,“冬衣行动”已进入第5个年头,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这些英雄的心田。
看望95岁志愿军飞行员叶玉献老人
记者先跟随志愿者来到位于秋丰的叶玉献老兵家中。叶玉献已95岁,身体依旧硬朗。得知志愿者们已在门口等待,他立刻开门相迎,脸上洋溢着笑容,并向大家敬了个军礼。“谢谢你们啊,又到家里来看我了。”爷爷将大家引进屋里。这时大家发现老人穿的是正步公益第一次送的冬衣。爷爷说,这是他最喜欢的衣服,保暖又合身。
“爷爷,这次送的衣服还要好,是皮衣,里面还有羽绒内胆,特别能抗寒。”志愿者们拿出衣服给老人试穿,还给他送上一条红围巾。叶玉献笑着说:“你们给我打扮得那么好看啊!其实,看到你们来,我心里就暖乎乎的,比这衣服还暖和!”
在聊天中,记者得知爷爷是浙江金华人。1950年9月,20岁的他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凭借自身出色条件成为志愿军空军第3师第9团1大队队员,该大队大队长正是王海。
在空战中,叶爷爷驾驶僚机。他说,僚机就像空中保安,职责就是保护长机、保护大队长。当时,面对经验丰富、飞行时长数百小时的美军飞行员,志愿军毫不畏惧。王海大队凭借灵活战术和默契配合,共参加空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立下赫赫战功,荣获集体一等功,成为闻名遐迩的“王海大队”。爷爷说,那时的他没有文化,从没读过书,但就一条——“不怕死”。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投身飞行员教练工作,足迹遍布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1979年,他转业至富阳的杭州人造纤维厂,担任副厂长,管基建与后勤,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带到地方,继续发光发热。
看望97岁志愿军女兵刘可然老人
告别叶爷爷,我们又前往位于康复路的刘可然老兵家中,她是目前富阳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女兵。一进门,客厅虽窄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刘奶奶坐在凳子上,虽已97岁高龄,但眼神中仍透着军人的坚毅。奶奶的儿子曹先生介绍,近两年,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前,行动不方便,只能在家活动活动。“在家基本就四件事——吃饭睡觉,读书看报。”奶奶笑着点头回应。
志愿者热情地走上前,帮奶奶穿上崭新的冬衣后说:“奶奶,我们给您拜个早年,希望您身体健康,平安喜乐,穿上新冬衣高高兴兴过个年。”奶奶说:“太感谢你们了,每年都记挂着我们,还送来那么多东西。”
刘可然祖籍河北石家庄。1950年,正值青春花季的她毅然投身军旅,被分配到12军34师第102团政工队。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她先后参与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秋季反击战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战。她身处政工岗位,未在战斗最前线,但同样面临敌人猛烈炮火、飞机扫射以及后勤补给困难等严峻考验。1952年9月,刘可然和部分女兵提前回国。
回国后,她与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湖北籍志愿兵曹子杰结为夫妻,1958年,一同转业到富阳。后在富阳中学图书馆岗位上退休。
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的那些战争故事,是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材,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在富阳学院就读护理专业的高一学生陈郅慧就深有感触。“我是三年前开始参加正步公益的活动,以前我会觉得抗美援朝战争与抗美援朝老兵都离我们很遥远,但现在听了那么多老兵的讲述,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伟大,正是他们无惧牺牲,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她想为老兵做点事,哪怕只是偶尔上门看望,希望能让老人们的生活多一分快乐。
正步公益负责人薛余华也表示:“这些老兵是国家的英雄,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晚年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冬衣行动’只是我们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我们会持续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让英雄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