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璇 董剑飞
深冬的富春江,江面平静,江水澄澈。
天还没亮,在江上打了一辈子鱼的渔民老包像往常一样驾着小船去江上收网。而再过几小时,距离他脚下河床再往深处十多米,富春江流域第一条过江隧道——秦望隧道即将迎来通车。
传统与未来,这一刻在富春江汇聚——这,不正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现实注脚?
穿越富春江,26年前的梦想照进现实
五十里春江花月夜、百里富春山居图。富春江是富阳的母亲河,但也曾是隔断两岸交流的“天堑”。千百年来,富阳人从不缺改变环境的勇气。从千年前的独木舟到如今长虹横跨江上、潜龙穿行江底,富春江,再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造船大师吕介的富春古船陈列馆里,摆放着从东吴时期到上世纪中期曾出现在富春江上的各种古船。作为曾经江上唯一的通行工具,富阳的造船业曾十分发达。郁达夫也曾作诗写下富春江上的盛景:“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后来,轮渡出现,富阳人过江方式有了变化。在摄影师叶盛高的早期摄影作品中,常常可见江南百姓挑着一担担的草纸乘坐渡轮下东门渡的画面。在很多老富阳人心里,东门渡曾是承载富春江两岸百姓贸易、往来最重要的渡口。
直到1992年7月1日,富阳人翘首以盼多年的富阳境内第一座横跨富春江的公路桥——富春江第一大桥建成通车,两岸发展进入了崭新时代,也按下了富春江两岸互通的加速键。彼时几乎半座富阳城的人齐聚欢庆的热闹场面定格在老一辈富阳人的记忆里。
或许是有了大桥,富阳人对“过江”二字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1999年编制的《富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创新提出了以“秦望通道”穿越富春江的构想。虽然这一构想未能马上落地,但这颗种子却已种在了富阳人民的心中。
21世纪初,随着造纸企业的蓬勃发展,江南岸群众尤其是企业呼吁在江上再造一座桥,且建议选址就在秦望桥头,名字就叫秦望大桥。但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反对意见:此处造桥影响航道和市容景观、未来城市发展,建议在秦望桥头到对岸造过江隧道。“如果一定要在秦望浦处建立一个通道,可考虑建造江底隧道。如果成本过高,我们这一代造不起隧道,可以留给子孙们去造,让他们有发展的空间,而不要把遗憾留给子孙们”。
最终,政府采纳了意见的部分,另行选址建桥,保留桥头空地。这一举动为十多年后再提秦望隧道的建设提供了空间。
梦想照进现实,终于等来契机。随着富春江两岸交流更加密切,富阳吹响拥江发展、跨江发展号角。2017年,富阳启动秦望区块整体有机更新,并将秦望通道纳入实施计划。
穿江过河,秦望隧道破浪而来
浙江省首条公铁合建盾构隧道,富春江流域首条过江隧道,集超大型地下空间、综合性交通换乘枢纽、立体交通、轨道交通以及过江隧道建设于一体,总投资超78亿元……
当这些定语同时出现,就注定这项工程不平凡。
秦望通道工程北起秦望路—金桥南路交叉口,南至秦望南路(雁沙路)以北,同步实施秦望广场地下综合体、轨道交通桂秦区间土建预留、轨道交通秦望广场站与中沙站土建预留以及相关附属配套工程。该工程深度融合超大直径隧道和TOD开发,深度整合公(公共交通)、轨(轨道交通)、站(轨道站点)、城(城市功能)、隧(过江隧道)五大功能,涉及建筑、交通、市政、水利等多个领域,其设计难度、建设难度在国内外十分罕见,更是对富阳基建能力的一次考验。
2019年8月10日,秦望通道江南工作井启动建设;2020年4月30日,秦望通道工程首根试桩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主体建设全面进入施工阶段;2020年7月27日,秦望广场地下综合体首副地连墙吊装完成,主体结构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20年11月1日,江南江北出入口启动施工;2021年4月17日,江北工作井启动基坑开挖施工,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21年12月27日、2022年6月30日,“富春号”“秦望号”盾构胜利始发;2022年10月24日、2023年3月9日,两个盾构先后抵达江北接收井,至此秦望通道双线贯通。
经过全体参建单位1990天不舍昼夜、风雨兼程的勇毅前行与合力攻坚,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热忱期盼中,今天中午,终于迎来秦望隧道建成通车的历史性时刻。
秦望隧道,在万众瞩目中破浪而来。
从无到有,一任接着一任干
回望这段建设历程,从秦望“城市眼”工程建设指挥部到各个参建单位都是百感交集。
秦望通道从去年初开始机电安装及装修,到最近三个月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光是厂家就涉及70多个,相关设备更是数不清。”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秦望通道工程项目经理部机电副经理刘义飙说。设备调试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繁琐:既有各个设备的单机调试,也有不同设备的组合调试,还有不同场景的叠加调试。他们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后快速整改,尽可能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演一变。
距离通车时间越近,调试节奏就越紧张。近三个月来,团队几乎每晚都在加班加点工作。“离家200多公里都回不了家。”刘义飙家在上海、离富阳不过两三小时车程,但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已经3个多月没回过家。隧道通车后,相关参建工作也未结束,仍需要持续关注隧道各项设备运营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回顾过去的历程,我们深感重大项目推进的艰难与不易,无论是秦望区块大规模集中搬迁,还是秦望隧道与秦望‘城市眼’的规划建设,对富阳干部来说都是‘第一次吃螃蟹’,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秦望“城市眼”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在秦望“城市眼”工程建设阶段,指挥部遇到了规划理念创新、建设模式特殊、体量规模庞大、功能业态复杂、参建单位众多、施工界面交织、用地空间局促、邻避效应明显等一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的情况即便放眼国内一线城市,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十分稀缺。不过幸运的是,参建各方凝聚共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突破,秦望“城市眼”工程得以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建设成果。
随着秦望隧道建成通车、地标塔楼建设结顶、秦望水街竣工交付,目前秦望“城市眼”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新的一年,指挥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设计、建设、招商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目标落实,为富阳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信心、提供支撑。计划2025年,地标塔楼完成外立面安装,科技馆建成竣工,秦望水街在国庆假期正式开业;2026年,科技馆、秦望广场、览秀城商业综合体、万豪五星级酒店相继投入使用,秦望“城市眼”全面建成、璀璨绽放。
拥抱富春江,城市发展有了更大可能
春江潮涌,奔竞不息。
怀揣着拥抱富春江的梦,富阳城市正经历着高速蝶变。而我们在江畔逐梦的脚步,也从未停歇。随着秦望隧道通车,江南、江北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拥江发展的步伐再次提速。
在富春江南岸发展多年的富阳老牌企业——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骏杰十分感慨:“这些年我们见证了杭州富春湾新城从拆到建再到如今逐渐崛起的过程,其中的改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产业环境、生活环境日新月异,杭州光机所、富芯、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等陆续投用,大大加快产业、城市和人才的深度融合,为我们探索以丝绸为代表的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提供了产业和人才基础。基础建设方面,以富春湾大道、秦望南路为代表的交通路网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和运输条件,降低了运营成本。如今,秦望隧道也顺利通车,不仅缩短往返富春江两岸的通勤时间,更大大拉近了主城区和杭州富春湾新城的心理距离,为我们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我相信富春湾新城的明天将迎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杭州富春湾新城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马云飞说:“从金桥南北路到秦望‘城市眼’,穿过秦望隧道直达秦望南路,不仅把江南江北城市中轴线串联起来,也将秦望‘城市眼’、中沙片区、春南智能物联产业区、杭黄高铁片区串珠成线,进一步形成了‘一江带城、南北呼应’的城市面貌。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贯彻全会精神,紧抓隧道通车契机,实干为先,全力强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企业服务、人才引育、城市建设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
秦望通道大事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