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楼海霞 通讯员 蒋劲超 倪露萍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石化工行业,流传着一句话“老百姓有事找民警,炼化有问题找老丁”,这位老丁就是丁锡端。
丁锡端是杭州亿泰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工程师、“富阳首届工匠”,从业30余年来,他一直深耕高温仪表的研究和创新,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曾参与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高超音速风洞试验。在他的带领下,亿泰自控先后获得40余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主导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及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加氢装置用可拆卸多点柔性铠装热电偶》。
突破技术“天花板”,抢占产业“新赛道”
丁锡端视技艺如生命,即使年过古稀,他也依旧坚守在生产一线,与一个个技术“难题”较劲到底。
2018年10月,亿泰自控接到了重大研发任务:为国家提供最新飞行器组件。这一组件不仅要求耐高温,而且对材料的比重、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安装精度更是苛刻,误差不得超过0.002微米。“要知道,一根粗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毫米,精度之高,可想而知。”丁锡端说,“但我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必须把握住。”
为助力企业迈进军工产业的大门,丁锡端毅然决然地迎难而上。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奋战,数百次的反复试验,他先后制作了近百套样品试件,最终成功攻克了这一“卡脖子”难题。如今,该组件已实现产品化,多次顺利签订产品外协合同,并赢得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赞誉。
另外,2021年7月初,云南解化公司的氨合成塔测温用高压多点柔性铠装热电偶发生损坏,第一时间向亿泰自控紧急求助,丁锡端迅速响应,带领团队不惧酷暑、日夜奋战,仅用时60余小时便成功加工出关键测温组件,并顺利通过测试试压。不久后,亿泰自控收到了来自云南解化公司的感谢信,赞誉其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可与国外产品媲美,而且在价格与服务上也有着绝对优势。基于此,亿泰自控和云南解化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共同推进关键仪表、阀门的国产化进程。
传好技术“接力棒”,打造人才“蓄水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亿泰自控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名师带高徒”“劳模工匠先进事迹演讲”品牌活动,把弘扬“三个精神”落到了实处,切实赋能职工成长、助力企业发展。
“我们每年会选树一批新晋职工重点培育,由丁锡端担纲领衔,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让团队成员的心态和工作方式从‘单打独斗’向‘团队攻坚’转变,从而激发年轻职工对职业的热爱与尊重,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亿泰自控工会负责人介绍道,如今,丁锡端已先后培育出近二十名“高徒”,他们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在重要岗位上挑起了重担,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职工小金便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的技能指导和宣讲培训等活动,让他能够跟技术“大拿”们近距离接触,面对面学习交流,从而迅速积累经验,并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的技能短板。“我衷心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像丁师傅那样的技能高手、劳模工匠!”他满怀憧憬地说。
打好创新“组合拳”,助推企业“加速跑”
学技术、提技能、搞创新,在亿泰自控已蔚然成风。除了“师带徒”模式,每年,亿泰自控工会还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围绕数控车床操作水平,评选出优秀员工,并发放相应的奖金,不断浓厚“竞以强技、争先创优”的成长氛围。目前,亿泰自控已持有高级职称的职工2人、中级5人、初级11人。
凭借团队上下的齐心协力与卓越的技术实力,去年以来,亿泰自控捷报频传。经过半年的运行验证,中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首套“国产高压多点柔性热电偶”在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中的密封性、精度等级均达到标准,亿泰自控成功助力石油炼化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取得阶段性胜利。此外,在恒逸文莱“一带一路”项目的加氢裂化装置抢修任务中,亿泰自控在30天内高质量完成了5套T型梁热电偶和7套(单套24支)高压超多点柔性热电偶的制作任务,并荣获恒逸文莱加氢裂化检修“突出贡献奖”。“名师带高徒”技术攻坚成果在亿泰自控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劳模工匠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亿泰自控工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企业将持续打造工会文化品牌,以劳模工匠精神为引领,着力推动科研研发、科技创新、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以一流状态、一流技术,打开企业新局面、干出新气象,为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