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奇
手机里发来一条信息,是母亲的。
“奇,这周末回家吗?”
凝视着窗外的山与树木,我陷入了沉思。与此同时,思绪的卷轴正在我脑海里徐徐展开……
是啊,虽只身一人于外地求学,但每每于晨起时望见远处被浓雾笼罩着的如水墨画般朦胧的小山丘,一股浓烈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恰似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所抒发的那般:“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因此,无论是矗立于远方那绵延起伏的青山,抑或是如丝绸般淡蓝色的清江,皆让我心生热爱,亦使我感到眷恋。
清晨时分,江上飘浮着仙气样的白雾,江风轻柔地抚摸着岸边的芦苇荡。两三艘小渔船静浮于澄澈如洗的江面上,船底晃动着微微水波。江南面青翠的小丘云雾缭绕,袅袅炊烟正于烟囱中缓缓升起。“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不错的,还有静坐于江边的垂钓者,面对着粗大的钓鱼竿子和空荡的水桶,低头静默着,思虑着。白雾、青江、渔船、远山、钓叟,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沉浸版“富春山居图”,令人惊叹不已。
黄昏时刻,天空打翻了调色盘,橘红、金黄与浅杏交织在一起,烈日仿若烧红的铁球般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此刻的江面就像一张银箔,任金光肆意照耀。江中央,一艘孤零零的渔船正停泊于此,渔人从船舱中探出头,似乎意欲饱览日暮时辉煌夺目的江景,饱览它的大气磅礴,饱览它的秀美绝伦。“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日落时的富春江,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夜幕降临,富春江呈现出来的,则是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上明月高悬,洒下银辉,映照着平静的江面。富阳大桥两端的斜拉索时红时蓝,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妙享受。江两岸闪烁的灯火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整个富阳城。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沉睡的巨兽,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漫步于江边,接受着江风的洗礼,聆听着江畔的簌簌风声,我既感受到了富阳这座城市的自然美和古典美,亦能体会到她独有的闲适感:从江边随处可见的茶歇处,到江滨西大道一侧众多的茶楼和咖啡馆,人们悠闲地躺坐在藤椅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闲聊着近期发生的趣事;恩波公园里,老人们三五成群,或是在花坛边“咿咿呀呀”地哼着戏曲,或是于长亭里全神贯注地下着象棋;鹳山脚下,社区边角贩卖老物件的小摊,还有公园里尽情嬉戏的小孩子,无不让人心灵感到平静和治愈……总之,富阳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身着水蓝色丝绸长裙,披着青绿花纹披肩,面容和蔼,眼神清澈,手捧一杯云雾茶,以温暖的笑容面对着生活于此的人们。
我心归处是吾乡,我心安处亦然。或许,江水激起的不只是雪白的浪花,更是我对故土的那份深沉的爱与依恋。
想到这儿,我慢慢拿起尚未息屏的手机,迅速给母亲回复了一个字。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