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钢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顺畅的出行是人们幸福感提升的保障。然而,作为交通“咽喉”区域,城区道路时常处于繁忙状态。由于长时间的车辆碾压,便会导致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坑槽、沉陷等各种道路常见病害。难怪以往,一说起修路,不少市民总会吐槽“好好的路为何又要开膛破肚”。
那么,既要及时修复道路,消除安全隐患,又能避免“开膛破肚”,给市民出行不造成干扰,则是摆在道路养护部门的一道现实考题。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富阳修路的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道路养护部门已针对性地将新技术、新材料投入到道路的维修养护中来,施工工期由长到短,新工艺由繁入简,让修路变得简单又快捷,让街路“旧貌换新颜”。
而此次区城建集团环养公司就是采用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处治技术,通过“微创”疗法,对鹿山大道、江滨东大道等9条(段)道路的多处塌陷隐患点进行加固养护施工,使以往施工过程中长时间封路、大面积开挖、扬尘满天飞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避免,甚至让市民没有“感觉”到在修路。正是富阳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运用“黑科技”治理道路病害,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道路维护新招式的“厉害”之处。
如果说景观代表了道路的“面子”,那么道路“里子”更应该硬朗一些。今后,在城市道路整修方面,相关职能部门仍需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牵引,积极响应新时代市政道路养护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要求,主动探索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市政道路养护新模式,提升群众通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道路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