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一般人的观念中,营商环境就是缩短办事时间、压减办事环节、提升办事效率,再加上,不吃拿卡要,不无故推诿。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理解营商环境,应该说,这是最基础的门槛要求,能达到这一层级的已屡见不鲜,已成大众共识和普遍行为。
业是人创出来的,创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是否善待人应是评判营商环境的主要标志。善待的不仅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这些人是创业的主角,理应给予贵宾式的厚遇,给予足够的资金补贴及其他诸如子女入学、医疗绿色通道等配套服务。同时,还应善待每一位普通员工,让他们获得劳动法的温馨呵护,能按时足额地保障收入,能有一个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善待,固然体现在给钱给物,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真正的善待,还应体现在激发人的内驱力和创造欲上。
创业,重在一个“创”字,是不拘一格的创造,是不亦步亦趋的创新,是别出心裁的创意,是敢为人先的创举。在当前各项产业几近成熟、各项产能几近过剩的形势下,创业确实存在着较大风险。据权威媒体数据,创业的平均成功率约为5%,而首次技术型创业的成功率仅约1‰。愈是在这样的沧海横流中,愈显创业者英雄本色。职能部门唯有着力于创业沃土的培育、创业舞台的搭建,激励创业者鸟飞高天、鱼跃阔海,创业氛围定会越来越浓厚,创业主体定会雨后春笋般涌起。
创业难,业难创。我们尤其要宽容和慰藉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创客,可以邀请行业协会、创投机构专家组成“问诊团”,提供战略复盘、资源对接服务,甚至可以成立一个“创业经验博物馆”,让后来者汲取经验,少走岔路。鼓励他们继续二次创业,甚至三次创业。富阳企业家孙军文说得好:“一个城市的高度,不是看诞生多少‘独角兽’,而是看能否容得下奋斗者的‘中场休息’,能否让每个创业者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善待人的更高境界就是要把他们当作家人,急其所忧、纾其所难,让他们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自身工作于此,还挈妇携儿安家于此;不光自己在此创业,还现身说法邀召行业伙伴到富阳创业。由此,带来产业集聚和升级,带来人丁兴旺,带来活力满满。
善待人,善待一切创业者,才是营商环境的真谛;以人为本,敬人至上,才是营商环境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