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利婷 通讯员 周沈君
富阳地处龙井茶三大产区之一的钱塘茶区,历来具有得天独厚的龙井茶培育环境。
作为杭州正浩富梅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浩富梅公司)负责人,胡璧如是浙江省“百名数字新农人”,她用新技术、新专利和新模式描绘出新农人笃行实干、守正创新的专属标签。2019年,正浩富梅公司落户富阳区场口镇,胡璧如带领团队历经3年精心打磨和耐心研发,让非标准化的传统龙井茶生产流程实现了业内首家全自动化,将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打造成为浙江省龙井茶未来农场。
以前农业靠天吃饭,风险无法合理把控;现在有了数字化监测平台和未来农场的现代化管理,一串串数字代码,让每一片茶叶都贴上数字化标签,形成可评价的信用数据,成功突破风险壁垒。
近年来,农业银行杭州富阳支行多措并举优化金融服务,不断加码支持新农人扬帆起航,全力托举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
全省首条龙井茶全自动生产线 树立行业技术标杆
走进正浩富梅数字智能工厂,干净明亮的车间,排列整齐的数字智能机器,自动化分装机,以及现代智能的LED屏映入眼帘……一时间很难将这些场景与“茶叶”二字关联起来。
公司目前拥有4条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实现了从茶叶初制、精制、包装、运输全自动化运作,是目前国内龙井茶行业产能高、规模大、产线集中、技术先进的龙井茶加工工厂。
谈到核心生产工艺,胡璧如如数家珍。目前,研发团队拥有10余位核心成员,专利项目35个,其中自动摊青机和双联机是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巨型青叶摊放运输线和龙井茶精制加工工艺线,均为行业首创的先进工艺,实现水分和投量的自动化实时监测,节省90%的人力成本,串联起龙井茶加工的每一道生产线,书写了龙井茶行业全自动化生产新篇章,也成为正浩富梅规模不断跃升、产值连年攀升的秘密武器。
走进未来农场,三台5米高的投料传送带上满载鲜叶,源源不断地传送至二楼车间的摊青机生产线,通过蓝牙测重,近红外光谱控湿,还有新风系统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胡璧如说:“这个过程叫做萎凋,在做高茶品质的过程中十分关键。传统茶农为了一锅好茶叶,常常一守就是一个通宵。我们这台机器自动测温上料,自动送风走水,保证了整个萎凋过程的稳定,提高了后期茶叶出品的柔韧度和鲜爽度。”
萎凋的后一步便是杀青,正浩富梅工厂运用独家研发的双联机自动化杀青机,可瞬间改变茶叶温度,实现精准控温,比普通的单式杀青机更接近手工炒茶的工艺。
全自动生产线背后是大数据支撑和人工科学管理,正浩富梅拥有数字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可统览整个加工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实时检测、反馈和调整,保证茶叶出品的每一道环节都处于稳定水平。多年来,正浩富梅未来农场不断积累茶叶生产的实时数据,建立茶叶生产加工数据库,为各高校或茶研所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龙井茶行业研究和发展,实现学术研究和企业经营的双向奔赴。
时间就是效益 银企双向奔赴共绘广阔蓝图
龙井茶一年采摘时间就只有2个月,如何抢抓时间,将空间、设备和技术优势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利器,正浩富梅做到了!
未来农场占地12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米,拥有大型冷藏库1500平,最多可存放100吨原料,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在初制生产线,3台投料机单日可加工近2万斤鲜叶,每年茶季可出精制龙井茶成品近20万斤;在初制生产线,300多台双连机加速运转;在精制生产线,共有7台设备在自动筛选初加工茶叶,精筛率达85%。
走进未来农场的数字智能物流线,一排排可移动的货架在车间里自动穿梭,秩序井然且高效便捷,机器臂在各个货架之间拿取货品并运至传输带。胡璧如介绍,现有100多个产品类目,有了机器臂自动存放、拿取更精准,失误率几乎为零,节省不少财务成本。
正浩富梅工厂自入驻富阳以来,深耕数字化改革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建设数字化工厂到研发数字化生产线,企业发展步伐越迈越大,迭代升级不断加速,投资金额不断加码。为了帮助企业提高财务运行效率,进一步节约财务成本,农业银行杭州富阳支行主动上门服务,对正浩富梅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和评估,盘活其固定资产,将“可评价的信用数据”转化为“可流通的资产”,切实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率。
农业银行杭州富阳支行了解到企业在未来农场和数字化基地建设方面的宏伟蓝图和切实需求后,最终向正浩富梅公司及其母公司授信3000万元。据悉,这笔资金将用于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如智能化灌溉系统、精准施肥设备、自动化采摘机械以及企业数字化基地建设,延伸数字化生产的触角至田间地头,触达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除了资金支持,农业银行杭州富阳支行还为企业量身定制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结算服务、理财服务、风险管理等,为企业全方位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银行杭州富阳支行客户经理林莎莎表示:“正浩富梅公司将龙井茶行业做到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我们富阳农行将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一如既往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降低经营风险,托举新农人和新农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