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4:春江两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抢抓富阳半程马拉松、“五一”假期流量~~~
画家郭兆旭“隐居”新桐,让乡村长出“艺术”,开启山水画研学之旅~~~
~~~
野岭上小院~~~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家郭兆旭“隐居”新桐,让乡村长出“艺术”,开启山水画研学之旅
富春山美术馆入驻新桐

  记者 张思文 摄影 章思航 通讯员 戴子洋

  曾经闲置的农产品展示馆如今焕然一新,成了村民们“家门口”的艺术殿堂。近日,在新桐乡千亩黄金畈的美丽田园里,出现了一间别具一格的美术馆,面朝悠悠富春江水,背靠层层叠翠青山,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车流,唯有稻田蛙声与江风为伴,这便是富春山美术馆。

  “我这辈子最爱的就是画画”

  4月19日,富春山美术馆正式开业,馆内设置了休闲区、展览区、会议室等区域。美术馆馆长郭兆旭介绍道:“目前馆内展出了70余幅我近些年创作的画,欢迎大家随时来参观。”

  郭兆旭,字至山,号逸石,山东潍坊人,擅长山水画。他早年曾环球工作5年,海上航行50万余海里。驾驶室里的惊涛骇浪、甲板上的日出月落,都成为他画笔下的原始素材。“见过清晨的印尼龙目海峡、赤道无风带的海平面、印度洋台风暴虐,这些自然奇观比任何教科书都震撼。” 他笑言。这些传奇经历,给他的画作增添了一重神秘的色彩。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经历过很多事情,看过很多风景,只有画画是我一直在坚持且热爱的事情。”郭兆旭谈起绘画,便滔滔不绝,“在部队的时候,我就负责墙报宣传,后来离开部队后才开始学画画,为了观察山水,我在昌平的山里待过三年,每天就在那里写生、观察”。

  机缘巧合下,郭兆旭32岁时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又进修于北京荣宝斋画院、浙江省现代水墨画研究院、清华大学青州时振华山水写生高研班,画风日趋成熟,正所谓大器晚成,后来居上。他的画作多次在军队与地方展览中获奖,并被国内外单位收藏,如《海外清逸》被澳大利亚黑德兰海员俱乐部收藏,《放心写清明》被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收藏,《云想衣裳》被山东临沂拓普画院收藏等。

  郭兆旭对山水画尤为迷恋,尤其偏爱黄公望的画作,这也是他在新桐开美术馆的理由之一,每天开窗看见的便是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水。“《富春山居图》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为何将美术馆搬入田野乡间

  “像新桐这样有特色的地方,本身就具有很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为何将美术馆搬入田野乡间?郭兆旭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美术馆的二楼,有一间独属于郭兆旭的工作间,从工作间的露台望出去,是青山远黛,晴朗时,阳光会将富春江水镀成碎金;阴天时,晨雾在山峦间流淌,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他喜欢这样不经意的一瞥,“这里的美景,总能给我一些新的创作灵感”。

  谈及美术馆的规划,郭兆旭说,目前正在筹备山水画研学,分两种课程,一种是高研班,另一个是中小学生研学,师资力量主要是中国美院的老师和学生,后续还将邀请知名画家到这里办展览。“我希望这个馆能成为一个艺术鉴赏的窗口、一个山水画研学基地,让绘画能够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给当地文化生活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地标出现在新桐的乡村里,正在重塑新桐的文化品质,变“流量”为“留量”,从“网红”到“长红”。新桐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桐将坚持以农塑旅、以旅彰文,打好新桐的“优势牌”,全力打造黄金畈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达夫弄·醇文学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教育
文化特派员赋能洞桥文村文化建设
鹿山推动住宿餐饮行业提质增效
富春山美术馆入驻新桐
四种玩法解锁“五一”湖源山水之旅
藏在渔山山野里的孤独咖啡馆
富阳日报春江两岸04富春山美术馆入驻新桐 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