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春潮涌动处,奋斗正当时。2025年的富阳,奔涌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锚定共同富裕示范的坐标,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奋进的脉搏。这里是劳动者的舞台,是平凡者创造非凡的沃土——流水线上的精准、实验室中的突破、工地上的汗水、田野间的耕耘,万千双手托举着城市的未来,千万颗匠心织就时代的锦绣。
即日起,区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集团)联合区总工会推出《劳动者说》专栏。我们将走进工厂车间、创新一线、街头巷尾,聆听齿轮与智慧的协奏,记录汗水与荣光的交融。这里有技术革新者的突围密码,有劳模工匠的毕生坚守,也有烈日寒风下的无言担当,每一个故事都是富阳精神的注脚,每一次突破皆为富阳这座城市添彩。
劳动者不言,山河已作答。致敬每一位以双手筑梦、以匠心报国的你——因为奋斗者的脚步,永远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回音。让我们从这里启程,共赴一场关于劳动、创新与热爱的叙事。
记者 张柳静
在富春街道春华村一处不起眼的工作室内,戴着黑边眼镜、一头清爽短发的“90后”小伙,从3D打印机中取出自己设计的零件,埋头开始拼接最近大火的哪吒塑像。从底座的风火轮到胸口的乾坤圈、耳朵上的圆环,每一处细节都逼真还原。
他叫夏冬,杭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谁能想到,这位职高毕业的年轻钳工,手握85项专利,被评选为浙江青年工匠,还是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从职高生到技能大师,夏冬用13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哪吒般“逆天改命”的故事。
“皮孩子”的逆袭
1993年出生的夏冬,从小和多数男孩一样,被贴上“皮孩子”的标签。他是个不安于课堂的孩子,脑袋里总是装满奇思妙想。因此,无论在老师还是父母眼里,他都不是个好学生。不过,夏冬自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只是小时候没有系统的知识,想法总是实现不了。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09年,夏冬进入富阳学院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第一次接触钳工课程时,眼前锉刀与金属碰撞的火花,瞬间点燃了他的热情,他就像是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主角一样,浑身充满创新的力量。
“原来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真的可以通过双手变成实物!”这个曾被文化课“封印”的少年,在实训车间里彻底释放天赋:连接结构、传动装置、异形零件……他的设计草图塞满整个抽屉。
天赋之外,更多的是苛刻的苦练。高一那年,他的钳工成绩一度垫底,为了打好“锯直线不偏斜”的基本功,他每天课后在车间加练四五个小时,锯条断了就换,手掌磨出血泡也不停。在期末的训练中,他甚至因长时间站立导致脚背疲劳性骨折。
因为热爱,付出再多汗水也是愉悦的。基础打扎实了,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就能变成现实。在学校期间,他参加各类创新发明大赛,最高获得过省级大赛一等奖。
2012年,夏冬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带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大赛、挑战杯等赛事,9年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大赛特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3项,浙江省一等奖13项,杭州市一等奖15项,为社会企业以及省内高校培养了创新型、技能型人才超过300名。
课堂上的他激情澎湃,但一个困惑始终萦绕心头:“讲得再热血,最多影响50个学生。如果能用更广的方式传播技术呢?”
2021年,他做出惊人之举:放弃教师编制,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120平方米的仓库里创立杭州曼京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团队挤在堆满零件的操作台前画图纸、调模型,3D打印机24小时轰鸣。最让他兴奋的,是开通短视频账号后涌来的成千上万条留言。“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痴迷发明!”他免费分享钳工技巧、3D建模知识,一些小发明的视频甚至被外国网友转发:“中国工匠,不可思议!”
“偏执”成就爆款
走进夏冬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仿佛踏入“理工男的天堂”:宽敞的屋内摆着多张大大小小的操作台,上面放着各类研发仪器;侧面的工具墙上,数百件器械按磁吸分区整齐排列;屋后的小房间里,3D打印机正一刻不停地建构着一个个创新零件……
从“旱涝保收”的编制内老师,到企业负责人,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夏冬必须带领整个团队在市场经济中闯出一条生路。不过对此,夏冬却轻松地表示,只要做好产品,销量不成问题。
夏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信心,源于他对产品的“挑剔”。就说他研发的垂直钻孔辅助器,从第1代到如今的11代,整整3年时间打磨,任凭“粉丝”如何催促,都无法劝动他将产品上市。
3年前,夏冬从视频中发现国外一款垂直钻孔辅助器售价高达3000元,且国内无售。“这东西其实原理不难,我自己就能做出来。”夏冬当即决定自主研发,很快,第一代产品就问世了,比国外的产品功能更齐全。他将试用的视频发在网上,网友求购信息刷屏评论区,他却按下“暂停键”。
“手感生硬、调节不够顺滑”“缺个刻度线,使用不方便”“结构硬度不够”……每次新一代产品出来,他都要求自己至少提出十个缺点。此后3年,他像打磨玉石般反复雕琢:优化人体工学曲线、增加微调刻度、采用压铸铝材减重……
为消除0.1毫米的装配误差,他和团队调试上百次,光第11代产品,3D模型就做了100多个。“如果连自己都不满意,怎么交给客户?”
这种“偏执”成就了爆款神话。团队设计的趣巧烘焙模具被杨迪带上湖南卫视,一字马训练器获吴昕等明星在《哎呀好身材》节目中推荐,宠物自动喂食器、磁吸工具墙等产品一经上架即售罄。目前,公司已拥有550平方米仓储基地,专利产值超4200万元。
让技术流动起来
尽管离开讲台,夏冬却始终没放下“教师”身份。他的工作室常年向青少年开放,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各种工具设备,把创意变成实物。“看着他们眼睛发亮的样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他的“夏冬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还为企业职工、在校中高职学生、青年创业者代表及相关爱好者等搭建免费学习的线下平台。目前,已累计开展免费培训37场次,培训内容包括钳工技能、3D打印技术、3D建模、专利申请等。
如今,夏冬的抖音和视频号已发布150多条教学视频,最火的一条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里,有人晒出根据教程自制的工具,有人咨询专利申请流程,呼声最多的还是网友们要求“上链接”。
“匠心是什么?就是把别人忽略的0.1毫米,当作毕生追求的刻度。”夏冬坚定道。作为青年工匠,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用自己的技术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