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璇 通讯员 何锴)
目前正是普通草莓下市的时节,但在富阳四维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里,八层草莓“小高层”上却是硕果累累,缀满了一颗颗又红又大的草莓。工人们正忙着搭乘登高车采摘草莓,这批草莓将于次日坐“飞的”前往印度尼西亚。
得益于数智植物工厂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多个基地投入生产,今年,四维生态的草莓产量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出口额将比去年增长150%左右。
全程洁净
结出4“0”草莓
自2023年12月29日第一批出口到新加坡市场的草莓发货以来,四维生态的“AiBerry”以品质获得了众多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在一众韩国、日本出口的草莓中脱颖而出并站稳脚跟,逐渐拓展出东南亚、中东两个国外市场。
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农残指标,但对四维生态的草莓来说,这门槛还真不高。因为,这里生产的草莓从育苗阶段就使用脱毒原种苗,整个生长过程都处于洁净的环境中,隔绝尘源和病害,全程无需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实现了0农残、0催化、0重金属、0除草剂。凭借这些优势,四维生态得以轻松打入国际市场。
站在四维生态数智草莓植物工厂外隔着玻璃望进去,8层立体草莓架整齐排列。每层草莓上方的LED植物灯为草莓生长提供定制化光照,底部水培槽与循环管道相连,构建起一套高效、洁净的水肥循环系统。种植架间配备了登高专用轨道,工人可借此灵活穿梭作业。此外,还有搭载AI技术的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在草莓种植区进行巡检,深度解析生长数据。
相较于传统农业,植物工厂的生产模式可算得上是颠覆式的转变。不光全程靠LED植物灯精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强和光谱,还能通过仪器检测植物缺少什么营养元素,通过循环灌溉系统输送养料。因为工厂执行严格的SOP管理,工人还需要穿上防护服,经过除尘消毒后才能进入。
植物工厂再往前走,是草莓分拣室。流水线上,每颗草莓都要“坐”在一个特殊的穴盘上“排队”,等待AI智能仪器的检测,然后按照大小、克重、糖度,完成自动分拣。值得一提的是,在四维生态,就连包装盒都是自主设计研发的。为了克服草莓在运输途中容易损坏的特性,四维研发了可严丝合缝包裹住草莓的外包装,极大减少了运输中的损耗。
品质+时机
造就草莓“爱马仕”
“目前,我们的主要出口国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按照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像出口阿联酋的,一盒250—280克的草莓,售价在100—160迪拉姆,折合人民币是200元到320元人民币。”四维生态的联合创始人谢少虹介绍,“除了出口市场,我们在国内主要供应一些高端商超,一盒250克的草莓售价在99元—198元不等。”
如此高的售价,如何让消费者买单?答案是品质与时机。
“品质”自然包括了上文所述的4“0”标准,同时,因为对生产环境的精准调控,为草莓提供了最佳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了品质与产量。生产出来的草莓果香浓郁、果皮光泽、果形齐整,口感更是鲜美多汁,市场反馈好,国内国外市场两边开花。
“时机”说的则是四维生态草莓突破传统种植的季节局限,全年可不间断生产,与市面上大部分草莓形成了错时上市。一般来说,草莓的上市季节为12月—次年4月,而这时思维生态的草莓正是换茬生长期。当传统草莓换茬休耕时,四维生态的草莓却开启了新茬结果周期。错时上市,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高。
“通过植物工厂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无视自然条件限制,实现全年生产、延长结果期。同时,我们也会选择连续结果能力较强的品种,实现了‘超长成熟模式’。此外,我们采用8层垂直立体栽培,单位亩产成倍增长。这些因素强强叠加,我们的草莓亩产量是传统栽培的15—30倍,且亩产值是传统草莓的30—50倍。”谢少虹说。
高品质、错时上市,让四维生态的草莓在高端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四维生态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拓建基地,尤其是去年,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的草莓基地相继投产,提供了更强大的生产能力,也为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注入了底气。接下来,四维生态将继续围绕交通枢纽完善基地布局,让4“0”草莓不断走向更大的市场和更广阔的天地。
品质革命+品牌运作
技术驱动实现全新突破
作为杭州首个出口草莓的企业,四维生态通过技术驱动的品质革命与品牌化运作,不仅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境地,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模板,更是以硬核标准击碎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产品“低质低价”的偏见,证明中国农业在某些领域已掌握了可与发达国家竞争的高端生产体系和能力,为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富阳区农推中心经作站水果站负责人表示,富阳农业部门将持续围绕技术赋能、产业协同、品牌升级、政策扶持等维度,为富阳农产品保驾护航,推动区域农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面开花”,全面缩小“三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