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6: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携手走过70余载,用人生书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每顿必吃红烧肉,每天还喝点小酒 长寿秘诀是“心平气和、生活有度”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走过70余载,用人生书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太平村这对夫妻同过“百岁大寿”
每顿必吃红烧肉,每天还喝点小酒 长寿秘诀是“心平气和、生活有度”
  沈兆佳、王秋仙夫妇

  记者 金易梵

  近日,在春江街道太平村有一件难得的喜事——同为99岁的沈兆佳、王秋仙夫妇在四世同堂的见证下,一起庆祝了“百岁大寿”。百岁老人本就少见,更难得的是夫妻俩同年出生,携手70余载,一起走到了百岁。

  那么,在这对百岁老人的漫漫人生中发生过什么故事,他们的“长寿秘诀”又是什么呢?

  抽烟、喝酒、吃红烧肉,活到九十九

  做寿当天,记者来到沈兆佳、王秋仙夫妇家中,家门口摆着几个大竹筐,里面用红色的塑料袋包着鸡蛋、塌饼。家中不时有村里的邻居、朋友过来祝寿,子女也都到齐了,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沈兆佳、王秋仙夫妇俩坐在客厅中央,都换上了喜气洋洋的红色衣服,两人虽然头发都花白了,但是看起来很精神。沈兆佳一直笑呵呵的,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一旁的王秋仙则有些瘦削。

  沈兆佳的大儿子说,本来二老身体都还不错,但去年母亲王秋仙连续动了两次手术,身体不如从前了。“去年初,母亲胃穿孔,在ICU住了半个月,还好恢复得不错。结果没多久,又摔了一跤,换了一个髋关节。”大儿子感叹道,还好母亲体质不错,现在也能恢复行走了,但总归没有之前那么利索。

  沈兆佳虽然有一些基础病,但都控制得不错,除了听力退化,生活基本都能自理。直到现在,沈兆佳依然保持着每天散步的习惯。“我每天都要走走的,有时候去看看路边造房子造得怎么样了,有时候去超市里逛逛。”就在前阵子,沈兆佳还走去银行ATM机上取钱。“平时爸爸就喜欢看看电视、看看报纸。”大儿子说,父亲对于省内的新闻,了解得比他们都清楚。

  有趣的是,二老的胃口很不错,每人每一餐都能吃下一整碗饭,而红烧肉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儿子说,父母的生活饮食习惯算不上“养生”,“二老年轻的时候都抽烟,凶的时候甚至一天可以抽两包。父亲直到现在还每天要喝一两白酒”。

  从自由恋爱到相互陪伴

  “现在我姐姐过来照顾二老,给他们做饭。”大儿子说,在母亲生病之前,二老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我烧饭,老头子洗碗。”当记者问家中的家务怎么分配时,王秋仙笑着说道,语气中有着不易察觉的甜蜜。

  家里人用“同进同出”来形容沈兆佳、王秋仙的爱情。“在母亲腿脚还方便的时候,父亲每天都要拉她出门散步,有时候可以走一个多小时。”记者也观察到,在采访时,沈兆佳一直将手搭在王秋仙手上,仿佛印证着这些年他们一起携手走过。

  沈兆佳、王秋仙生长于动荡的战争年代。在沈兆佳记忆中,抗日战争时期是他这辈子最苦的日子。“日本鬼子打过来了,我们都逃到山上去,没有东西吃,只能找一些野菜吃。”

  新中国成立之前,沈兆佳曾被抓壮丁,但凭借着勇气和智慧,成功逃脱险境。他到过南京和杭州,还在诸暨的姐姐家躲了几年。

  “我小时候上过几年学,所以会写字。”新中国成立之后,沈兆佳在生产队里除了要负责生产任务,还要每天用粉笔记录下每天的分工。而王秋仙“巾帼不让须眉”,是村里的第一任妇女主任,村里家长里短经常都要找她,由于一直忙于工作,人生大事反而被耽搁了。王秋仙告诉记者,他们俩在当年是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她看上了沈兆佳勤劳又老实,于是自由恋爱结婚了。具体是哪一年结婚的,两位老人已经记不清了,只能根据儿女的年纪推算,大概是27岁的时候。婚后,沈兆佳和王秋仙育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了王秋仙的眼光很好,沈兆佳一辈子都勤勤恳恳,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家人们更好的生活。

  “长寿秘诀”:心平气和、生活有度

  大儿子回忆起小时候,那时粮食是最紧缺的东西,但他们姐弟三人几乎没饿过肚子,全因为父亲做豆腐的手艺,这门手艺是从王秋仙的父亲那儿传下来的。做豆腐是一项力气活,要先去富春江里挑水,还要用巨大的石磨将豆子磨碎,这些活都是半夜做的,每天深夜12点开工,一直做到天亮。到了白天,王秋仙就在豆腐铺子里卖豆腐,而沈兆佳还要挑着扁担去附近的村镇吆喝叫卖。

  大儿子还记得,父亲每次出门干活的时候,就会用担子装回一些石头,日积月累之下,沈兆佳一家拥有了第一幢房子,虽然当时只有一个外壳,连二楼的楼板都没有,但总算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家”。

  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一家人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但无论再苦再累,他们都没有让三个孩子的教育落下来。

  王秋仙说,因为不会写字,她总是害怕出远门。“我们自己吃过苦,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走出去,才能改变命运。”王秋仙说,“家中的孩子,无论男女,只要能读书的都让他们读。”也正是如此,大儿子当年在母亲的坚持下,选择了复读,考上了富中,又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考入大学。

  当问到两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时,沈兆佳说了八个字:心平气和、生活有度。

  “我们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都非常知足。”沈兆佳说,他们这一辈子都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几乎从来不和别人起争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资讯
   第08版:天下
太平村这对夫妻同过“百岁大寿”
富阳日报城事06太平村这对夫妻同过“百岁大寿” 2025-04-02 2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