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6: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夜盯着天花板,灵魂像被抽走…… 这位女教师的痛苦,很多人正经历着
打响睡眠保卫战
  漫画 王怀申

  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邵丽洁

  今天,第25个“世界睡眠日”如期而至,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当下生活节奏飞快,睡眠问题缠上了好多人,不仅让人白天没精神,还损害健康。听听富阳区睡眠医学中心专家有何建议,让大家重拾好睡眠。

  整夜盯着天花板,女教师痛苦不堪

  在被睡眠问题纠缠的人群里,45岁的中学教师张女士的故事很典型。“刚开始,我压根没把失眠当回事儿,就想着压力大,歇一歇就好了。”张女士回忆起那段日子,忍不住叹气。起初,她只是偶尔入睡困难,可后来,失眠越来越严重,常常整夜盯着天花板。白天,她像被抽走了灵魂,精神萎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工作频频出错;夜晚,躺在床上的她翻来覆去,心里像揣了只兔子,焦虑得不行,满脑子都是第二天工作被耽误的场景。

  尽管被失眠折磨得苦不堪言,张女士却一直不愿意去医院。她总觉得失眠不算病,调整下心态就能好。于是,她开启了“偏方大冒险”:喝热牛奶、躺在床上数羊、听轻柔的音乐……可这些方法一点用都没有。失眠的日子久了,张女士的情绪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发脾气,身体也开始“抗议”,心悸、胸闷的症状都冒了出来。

  好在家人和朋友一直鼓励她,张女士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富阳区睡眠医学中心。接诊的是韩兴玲主任,她仔细询问、全面检查后,给出诊断——“慢性失眠障碍伴焦虑状态”。她解释:“失眠可不是小问题,它是身心发出的‘求救信号’。长期睡不好,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会乱套,焦虑、抑郁这些情绪问题也会找上门,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张女士的情况,医生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认知行为治疗能帮你打破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再学学渐进性肌肉放松、腹式呼吸这些放松技巧,身心压力小了,睡眠自然就好了。”韩兴玲一边说,一边给张女士演示。在医生的指导下,张女士开始短期服用新型镇静催眠药物改善睡眠,吃抗焦虑药物调节情绪,还接受了经颅磁刺激物理治疗。

  一开始,张女士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这方法管不管用,但还是坚持了下来。“真没想到,坚持治疗效果这么好!”一段时间后,张女士满脸笑容。现在,她不再害怕夜晚,入睡变得轻松,睡眠时间也越来越长。白天精神饱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医生划重点:科学治失眠,轻松睡好觉

  医生提醒,睡眠是健康的“顶梁柱”,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情绪出问题都有可能。现代人睡眠不好,大多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还有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有关。“失眠是病,得及时治,千万别讳疾忌医,不然只会让病情加重。”她强调,和失眠“战斗”是场持久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坚持到底。科学规范的治疗是战胜失眠的“金钥匙”,千万别轻信那些没根据的“偏方”,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系统治疗。

  如何改善睡眠?医生贴心给出几点建议:养成规律的生物钟是关键,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奏,比如每晚10点半前上床,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睡前1小时内,务必远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它们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打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拉上遮光窗帘、使用柔软的床上用品,将卧室温度控制在20—23℃。日常适当运动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睡前3小时别剧烈运动,慢跑、瑜伽这类轻度运动更合适。倘若睡眠问题严重,别自行用药或轻信偏方,应赶紧就医,优先选择心理认知调整和物理治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解决睡眠难题。

  如果市民有睡眠方面的困扰,可拨打区睡眠医学中心咨询电话:63310301/1398608759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人文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资讯
   第08版:教育
价值八千快递丢了 警方帮助小哥找回
打响睡眠保卫战
区睡眠医学中心送福利
“假尼姑” 真诈骗 专挑“有缘人”下手
富阳首家央企养老机构落地 三天两晚试住体验即日起开放申请
富阳日报城事06打响睡眠保卫战 2025-03-21 2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