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臧一平 摄影 骆晓飞
文学之风劲吹富春江。近日,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郁达夫中学举行,吸引文汇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中国作家网等多家媒体关注。他们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优势,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全方位呈现颁奖典礼盛况。全过程关注、多角度密集报道汇聚起流量效应,文学让富阳再次出圈。
【在富春江畔见证属于中国文学的荣耀盛典】
12月7日,在郁达夫诞辰这一天,根据其小说《迟桂花》改编而成的歌曲《迟来的桂花》在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上唱响,孩子们纯净的嗓音伴随着空中洒落的金粉,如同文学的繁花,飘散在富阳郁达夫中学校园各处。
郁达夫小说奖两年一届,由省作协《江南》杂志社、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是目前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针对海内外华语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小说类文学奖项。本届郁达夫小说奖作品征集于今年4月启动,经过终评委几番讨论、数轮投票,杨方《月光草原》、金仁顺《白色猛虎》分获中篇小说首奖和短篇小说首奖,龚万莹《出山》、黎紫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韩松落《鱼缸与霞光》获得中篇小说奖,朱婧《我的太太变成了鼠妇》、万玛才旦《松木的清香》、牛健哲《造物须臾》获得短篇小说奖。
【记者手记】
文学与城市是一个互动文本,城市给文学素材,给作家成长的机会;文学和作家给城市的则是诗意,是想象,是诗和远方。我们熟知许多作家笔下的城市,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王安忆的上海,贾平凹的西安……作家的成长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是相得益彰的,城市是块热土,只要有雨露、有阳光,作家便会应运而生、茁壮成长。
富阳具有良好的文学环境和氛围。这种文学环境和氛围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地氤氲在城市的生活和气息中。富阳是郁达夫的现实故土,也是郁达夫的精神家园,更是郁达夫笔下随处可见的乡愁。正如达夫先生时时惦念家乡,富阳人民也深切怀念着他,“郁达夫故居”“郁达夫中学”“达夫街”——我们以达夫之名,为学校、道路命名,举办文学活动,教育莘莘学子,让富春山居的角角落落、富阳人民的心灵血脉,都浸润着达夫文学的基因。
没有文学的城市是冰冷的,文学是精神产物,作家通过文学创作对城市解构与重构,把真实与想象、具象与抽象、客体与主体、必然与偶然、意识与无意识融为一体,在艺术上、审美上、形而上的空间维度上,实现提升城市品位和精神气质的目的。在城市建设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文学更是不可或缺,用文学为城市铸魂,用真情为城市加温,让人们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呼吸到有花香、有诗意的清新空气。
文化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力量,蕴含着发展潜能。富阳要始终将文化视作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灵魂,以文润心、以文立人、以文塑城,不断提升文化的驱动力、塑造力、影响力。瞄准未来、志在卓越,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厚独有优势,持续做强、做优、做特文艺品牌。注重创新艺术表现,推出更多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彰显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运用“文艺+”的方式讲好富阳故事。有计划组织、实施体系化的文艺宣传主题策划,全面融入城市营销,主动融入城市外宣整体布局,更好服务城市战略和区域发展,让文化成为富阳城市发展最闪亮的名片和最持久的力量。
全媒传播链
■ 富阳发布微信公众号12月7日推送《震撼!名场面!今天,他们来富阳了!》
■ 广电富阳新闻12月7日播出《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举行》
■ 富阳发布视频号12月7日发布《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郁达夫中学举行》《合种桂花树》《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这样说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
■ 中华网12月7日发布《第八届郁达夫奖在富阳颁奖 文学精神传承与创新》
■ 文汇报12月7日发布《郁达夫小说奖颁出,获奖作家坦言“写作与故乡存在古典对应关系”》
■ 浙江日报12月8日刊登《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富阳颁奖》
■ 中国作家网12月8日发布《感受文学的繁花四溢: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出》
■ 富阳日报12月9日刊登《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富阳举行》
■ 杭州日报12月10日刊登《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富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