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头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杭州市富阳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
从富阳到缙云,跨越200公里送技术,十几年如一日
以全产业链技术支撑,累计为缙云县油茶种植农民人均增收万元~~~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富阳到缙云,跨越200公里送技术,十几年如一日
以全产业链技术支撑,累计为缙云县油茶种植农民人均增收万元
叶淑媛:以技术支撑缙云县油茶产业“开枝散叶”
项长明、李红和叶淑媛(右)在油茶基地

本报讯(记者 骆晓飞 何芳芳)“叶老师,你来啦!”11月最后一周,亚林所派驻缙云县三溪乡科技特派员叶淑媛又一次来到三溪乡厚仁村,村里60多岁的项长明和李红热情地迎接叶老师的到来,叶淑媛与他们熟络地打着招呼,一起前往油茶基地查看长势……

叶淑媛作为省科技特派员,从2010年起带着亚林所的技术成果,深入缙云县石笕乡和三溪乡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十几年如一日,深入山间地头,为当地油茶种植户传经送宝,累计为缙云县油茶种植农民人均增收10000元,辐射带动丽水市的油茶产业发展,连接起富阳、亚林所与缙云的科技纽带,为缙云县送去油茶全产业链技术支撑。

十几年如一日,传经送宝到地头

丽水市缙云县油茶栽培与利用历史悠久,是浙江省15个油茶重点发展县之一。在富阳区和缙云县“山海协作”中,富阳区通过技术帮扶、项目建设,促进缙云县油茶产业发展,2020年1月,富阳区科技局与缙云县科技局还达成《缙云县油茶高产示范科技服务协议》。油茶育种和栽培是亚林所的优势研究方向,因此委托亚林所承担该项工作,邀请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主持该项目研发与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受姚小华的委托,亚林所派驻缙云县三溪乡科技特派员叶淑媛到当地开展山海协作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富阳—缙云山海协作合作力度,2020年8月,三方再次签订《富阳—缙云山海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科技合作协议》,由叶淑媛主持并开展油茶良种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在之前低产林改造的基础上已经成效显著,我们选择了其中3亩油茶林作为样板示范基地,把产量再提一提。”高质量完成山海协作项目,叶淑媛有底气,这份底气来自她和缙云数年的“交道”。

油茶是缙云县山区农民的传统特色产业,大部分油茶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的实生油茶树,树体老化、长势弱、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早在2010年,叶淑媛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来到缙云。

如何用个人专业特长和团队优势来提高油茶产量、助力农民增收?她带着思考,深入全县10个乡镇、40多个村、50多个油茶基地及5个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为缙云县制定1.5万字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一方面是引入亚林所培育的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发展丰产高效的油茶林。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低产林丰产化改造栽培,就要将技术方式方法传授给当地农户。她一趟趟地往缙云跑,与油茶农打成一片,培养出项长明、李红等几位技术骨干。“今年已经去了12次,每次五六天吧。”叶淑媛说,油茶果生长周期要经历整整一年,从每年霜降后采摘到次年霜降,要历经冬、春、夏、秋四季的云滋雾养,每个农时都不能耽误。所以,每个油茶的生长周期她都要盯着,平均每月一趟是少不了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缙云县油茶林总面积从2010年的5.0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8.9万亩,引进科技成果14项,油茶林低改后亩产茶油从5公斤增至18公斤,经济效益从每亩500元增加到每亩1800元,为缙云县油茶产业带来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下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庆祝富阳政协成立40周年系列报道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资讯
   第08版:达夫弄·专栏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阳新篇章 夯实科技支撑
富阳新增两家 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叶淑媛:以技术支撑缙云县油茶产业“开枝散叶”
富阳日报头版01叶淑媛:以技术支撑缙云县油茶产业“开枝散叶” 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