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炜 通讯员 陈欢 邵晓宇)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公路建设不仅可以营造城市外联内畅的通行环境,吸引外来资源和人才,加速城市发展,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乡村振兴。
从早年的一条条砂石路,到平坦宽敞的柏油路,再到“三铁三高三快速”“四好农村路”,近年来,富阳交通出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从业数十年的“老交通人”,富阳交通的每一幕变迁,都深深印刻在了王志强的记忆里。
从职业迷茫到炙热的使命感
王志强,曾任区公路管理段副段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高中毕业后,因为机缘巧合,他进入公路段工作。当年富阳的公路并不发达,大多数都是砂石路和土路,仅有320国道是沥青路面,公路养护工作也以人工操作为主。王志强说:“当年包括我在内,有不少人觉得公路段的工作只是‘扫马路的养护工’,对职业前景比较迷茫。1985年,因为我的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就被派往湖州学习公路养护施工技术,之后便一直在公路施工现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王志强说,当年的公路养护工艺比较落后,没有大型设备,沥青拌合料都是手工搅拌,即便大家使尽全力,一天最多也只能搅拌二三十吨料,中修一公里道路就要花费20天以上。路面出现坑洞了,手工一个个补;积累污垢了,就用扫把一路扫过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杭州地区开启交通发展新纪元,轰轰烈烈的修路工作才让王志强深刻感受到了一名交通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获得感。
王志强说,当年,杭州地区全面发起公路建设“砂改油”行动,致力于将原来的砂石路和土路改建为沥青柏油路。富阳的修路热情尤为炙热,2004年,富阳成为全省首个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的“双百”城市,这是让每位富阳交通人都备受鼓舞的时刻,富阳公路建设也在此时进入快车道。
“在修路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公路建设对于乡村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难以言喻的重要性。”王志强说,“当年的乡村道路非常狭窄,扬尘、泥泞和坑洼司空见惯,村民外出困难重重。记得我们去新登镇和洞桥镇修路时,沿线的村民无不全力配合,自发烧好热水,带上自家的鸡蛋,来工地慰问修路工人。有时工期忙要在现场住宿,乡亲们纷纷来请我们去他们家里住,乡镇领导几乎每天都要来一趟工地,关心进度,询问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我们也都撸起袖子铆足了劲儿干,都盼着能早日把路修好,让乡亲们走上平坦宽敞的柏油路。”
在率先实现“双百”目标后,2007年,富阳又开启了第二轮联网公路建设高潮,致力于将村道和乡道连接、乡道和县道连接,进一步实现“路路通”的公路路网系统。
“我为自己是名交通人而感到自豪”
2014年,全国掀起“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国务院批复同意富阳撤市设区。此后的十年里,富阳不仅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持续发力,更是在城际、省级交通路网建设中高速奔驰。
王志强介绍:“在首轮‘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富阳在原来的‘双百’工程和联网公路基础上,进一步对乡村公路进行优化、美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以‘一心二轴七廊二十线’为总体目标,搭建起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主骨架、大动脉,将公路路线打造成为城乡发展的‘自然风景线’‘历史人文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如今,公路所经之处,大家不仅可以看到宽敞、平坦、整洁的路面,还可以看到路旁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风光、农旅和工业产业带。接下来,富阳将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乡村公路建设将更加畅通、平安、智慧、共享。”
据区交通运输局统计,2015年至2024年的十年里,富阳共完成农村公路改扩建及低等级提升568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780多公里。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建成通车,富阳迈入“高铁时代”;2020年12月22日,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通车;2020年12月27日,春永快速路建成通车;2020年12月30日,地铁6号线富阳段通车,富阳迈入“双铁时代”;2022年1月15日,彩虹快速路全面通车;2022年9月22日,湖杭高铁通车运营,富阳进入“三铁时代”,同日,大盘山隧道建成通车,将城际公路和高速公路连通;2023年1月13日,G25长深高速富阳灵桥新互通开通运行。
王志强说:“从业41年来,我亲眼见证富阳一条条崭新公路的修建、富春江跨江大桥从当年的0座到目前的7座,以及铁路、快速路等高速路网的陆续实现,富阳人的交通出行条件有了巨大提升。我觉得当年的职业选择无比正确,多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为自己是名交通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