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8: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代际同台+朋辈引领+沉浸互动
让思想教育从“入耳”到“入心”

  记者 邵晓鹏 通讯员 赵海颖 张金凤 严岑茜

  2025年9月26日是杭州第7个工匠日,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当天,富阳区教育局联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银湖中学、富春三桥小学在杭科院开展以“大手拉小手· 匠心共传承”为主题的“ 9·26工匠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题活动。

  “同学们踏入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爱满天下’四个大字。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学校深植于心的精神符号,而爱国,正是‘爱满天下’的核心精神所在。”首批杭州市金牌导游、国家级金牌导游、杭州工匠、杭科院“70后”工匠代表余云建带领同学们沿着杭科院校园文化中轴线,游览校门、校训石 、生利桥 、三风墙等地点,详细解读杭科院的历史文化及校风校训,鼓励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抵达远方。

  在杭科院学前教育学院实训室,“80后”工匠代表、美术专任教师陈逸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的独特美学和工艺之美,并在其中巧妙地融入科学精神和非遗传承。在他的讲解和示范下,同学们还动手打磨漆器,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

  “这个摩天轮太人漂亮了,转动起来也很好玩。”在杭科院城市建设学院实训室,同学们看到杭科院“00后”工匠代表、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得主夏民兴和小伙伴一起制作的竹制摩天轮模型后感叹道。现场,夏民兴生动讲述数百次理论分析、模型制作与加载测试优化的备赛经历,并向同学们展示团队制作的竹制悬空观景平台的承重力,引得同学们的啧啧称赞。随后,在夏民兴和小伙伴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动手体验竹片裁剪、胶水粘接,了解模型制作背后的结构设计技巧。

  “这个机械臂能写我们的名字吗?”“当然可以,只要在程序上输入你的名字,等下它就能写在纸上。”在杭科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训室,“90后”工匠代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师汪祺烨向同学们展示机械臂如何在宣纸上以“毫厘不差”的精度写下汉字,展现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碰撞融合。活动现场,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智能制造学院教授张红兵还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大家“只要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在专业领域深耕,就一定能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锻造出最硬核的底气”。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在体验了4个工匠实训室后,杭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邱奕菲为同学们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她看来,“通过有温度的故事、接地气的言语、可接近的榜样,我们把抽象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故事,思想政治教育就实现了从‘入耳’到‘入心’的跨越”。

  “我们切实发挥高校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为大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与劳模工匠近距离接触、学习的平台,是推动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的重要实践。”杭科院活动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采用“跨代际同台+朋辈引领+沉浸互动”的方式,深入探究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大中小学生将“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成才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领悟“技能报国”的真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城事
   第05版:资讯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达夫弄·醇文学
   第08版:教育
让思想教育从“入耳”到“入心”
区教育局 开展语言文字提升培训
将运动会开成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富春八小 北师大项目组 来校跟岗学习
精工铸就匠心 技能强国有我
富阳日报教育08让思想教育从“入耳”到“入心” 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