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8: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安全周不能“走过场”

  □ 李玥珺

  9月15日至9月21日的国家网络安全周,本应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养、强化法律认知、紧跟时政热点的关键契机。然而,部分活动却流于形式,让这一重要活动面临“走过场”的质疑,实在令人深思。

  宣传形式岂能“困于热闹”。不少地方网络安全周活动看似热闹非凡,实则空洞无物。有的举办大型宣传集市,扫码答题赢小礼品、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等互动环节人满为患。参与者大多为小礼品而来,活动结束,网络安全知识便被抛诸脑后。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缺乏对不同群体的精准定位。老年人易遭受网络诈骗,却难在活动中找到针对性讲解;企业员工关注数据安全,活动却未深入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活动成了主办方的“自嗨”,无法真正走进大众心里。

  法律宣贯不能“浮于表面”。网络安全法律是网络空间的“定海神针”,但在网络安全周的法律宣贯中,却存在“浮于表面”的问题。部分活动只是简单宣读条文、播放PPT、发放手册,没有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层面,不知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也不清楚违法后果。以近期频发的网络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为例,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用户信息并进行贩卖。若法律宣贯活动能结合此类案件,详细解读涉及的法律条款、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以及民众的维权途径,就能让民众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紧跟热点方能“有的放矢”。网络安全领域日新月异,新威胁、新挑战不断涌现。网络安全周活动应紧跟时政热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但一些活动却缺乏时效性,仍围绕老生常谈的话题展开,对人工智能安全、区块链安全等热门问题避而不谈。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深度伪造、算法歧视等安全隐患。若网络安全周活动能聚焦这些问题,邀请专家深入探讨防范措施,就能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使用新技术。

  国家网络安全周意义重大,绝不能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要提升活动实效,各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需精心策划,摒弃“为活动而活动”的思维。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个性化的宣传内容和方式,如为老年人制作通俗易懂的防诈骗视频,为企业员工开展专业的数据安全培训。在法律宣贯方面,要结合实际案例,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同时,紧跟时政热点,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摒弃形式主义,注重活动实效,才能让国家网络安全周真正发挥作用,共筑数字安全长城,让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安全、稳定、有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政
   第04版:春江两岸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资讯
   第08版:评论
从西贝风波看“网络黑社会”
九月短评
个人数据“裸奔” “开盒”狂欢何时休?
网络安全周不能“走过场”
让7天的关注延续成365天的守护
网络安全“集体焦虑”怎么破
富阳日报评论08网络安全周不能“走过场” 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