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8: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富春江畔的另一则“活金死刘”传奇
~~~——评麦家“弹棉花”系列小说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安放魂灵的探险
——评麦家“弹棉花”系列小说

  ▶作者简介:

  孟繁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邹城人,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著作《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孟繁华/文

  麦家在《花城》2023年开专栏“弹棉花”,共发表《老宅》《鹤山书院》《在病房》《双黄蛋之二》《金菊的故事》《环环相扣》六篇小说。将专栏命名为“弹棉花”,当然是麦家的有意为之。“弹棉花”是一种劳作,更是一种意象。“弹棉花”者,谦恭、卑微、任劳任怨。麦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意象,足见此时麦家的心境和姿态。当然,这与他书写的题材和人物有关。这些小说的内容,离不开虚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小说”。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说的内容与麦家的经验直接或间接有关。因此,“弹棉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麦家的“村志”“村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所理解的乡村文明史的一部分。

  他在“开场白”中说他要说实话:“说实话需要一辈子的坚守,反之只要一秒钟的放弃。放弃有一种背叛的快乐,现在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立志要说实话,因为深信这是人文精神的标底。说实话,就很简单,我开这个专栏是‘迫于宠幸’。是爱之切,如怒放的花之于一只老蜜蜂的惑。”于是,他便像一个背着“巨型弓箭”的弹棉人,将乡村的异闻旧事翻拣出来,弹出了人们“心灵的棉花”。

  他要讲述的既有“自己”的外公、母亲、姨娘等“亲人”,也有金菊、长毛阿爹、劁佬、长毛囡、建中、建国、梅花、兰花等乡里乡亲的诸多悲惨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这些人的遭遇和不幸,不仅要反映时代变迁或国族命运,这种言传意会自不待言;在我看来,通过诸多亲人乡邻的遭际和命运,麦家要表达的应该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关切。他要表达一种与人的终极追问有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有人难以超越和终极困惑的“万古愁”,也有困惑转化的浩茫心事。这心事是对家乡的忧伤和无解,是对人生无常的万般慨叹。这是麦家这些小说共同的情感特征。此外,麦家对故乡往事用尽心思的书写,也可以看作是对故乡和家族历史的一种温情和敬意:本质上,那就是乡土中国曾经的生活,是那片土地上普罗大众曾经的命运。

  老宅,就是祖屋,是祖上留下的基业,也是家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私人空间。因此,老宅既是具体的所指,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老宅里有数十年几代人的命运,那里的谱系关系是个人肉身的来处,也是个人精神的归宿。《老宅》写外公、母亲最生动。但那里的家长里短日常生活,最终透露出的还是人生的虚无:“外公真不知道这辈子在为什么活,有时他觉得活着就是为了过年过节,小辈来看他们。”外公居然用他的手杖乐此不疲地戳小老鼠,一戳死一个,他感到快乐。这种极端性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外公却乐此不疲。问题是,外公,“一个曾经的地主,又获得了逞强好胜的乐趣”。麦家可以将一个老人用手杖戳小老鼠的情节,不厌其烦地写了几个页码,不只是显示其叙述的耐心,更是将一个人的虚无感写到了极致。

  《金菊的故事》写可怜的金菊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婆家不待见,自己羞愧难当。无奈走进了江湖郎中的房间和床上。那一刻的金菊度日如年纠结矛盾。但她还是被自己没有生育男孩的痛处击中,恍惚中郎中实现了无耻的要求——

  金菊觉得眼前暗黑下来,越来越暗黑,像窗洞里照进来的是黑光,把原本的昏暗彻底加黑了,变得漆黑,并且是一种有浮力的黑,水里的黑,人像在深渊里漂……当她从水底冒出来时,她结结实实地跌了一跤,像断了双脚,扑倒在地。那是在老头的屋门口,阳光如火焰似的烧着她,再次让她窒息、昏倒、昏迷。老头从屋里出来,小妹、小妹地叫她,把她叫醒;她惊慌失措,像被火焰追着似的跑了,逃了。据说,从这一刻起,金菊心里一直捂着一个念头:除非自己下一个生出来的是个带把子的,否则她就要把这死老头子杀了。

  金菊还是死了。

  还有《双黄蛋之二》《环环相扣》,都引出了当代小说最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归属的问题。这是当代小说最难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普遍的方法是将人物置于与政治相关的立场或追求上。一旦时过境迁,这样的作品便会速朽;更多的处理方式是将人放逐,一如贾宝玉、庄之蝶以及那些“零余者”“遁世者”或“逃亡者”等,或是让其死亡。

  死亡是放逐的极端方式。这是处理人物结局惯常的方式。我相信麦家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他将“认祖归宗”作为讲述者的精神归属。他所讲述的这些故事,离开了嘈杂的都市,离开了神秘莫测的卧底谍战。无论他获得过怎样的荣耀,有过怎样的高光时刻,与亲人们曾经的苦难、曾经的孤寂和茫然无措相比,这些世俗荣誉都是过眼云烟。因此,这是麦家精神上的一次寻根之旅、一次安放魂灵的探险。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是一时的策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选择,但麦家毕竟向前走了一步。要紧的是,对于推动当代小说发展而言,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价值千金。

  (节选,原刊于《花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文
庙前金家的岁月长歌
一次安放魂灵的探险
富阳日报人文08一次安放魂灵的探险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