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臧一平 通讯员 陈勇堂 旭明源)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清明将至,富春明珠公益的老兵和志愿者们齐聚广西防城城北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庄重肃穆的清明祭扫英烈活动。
富春明珠公益的老兵和志愿者们历经近2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广西南宁市,又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广西防城城北烈士陵园。在这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拉开帷幕。
防城城北烈士陵园内,320座丰碑静静矗立。身着褪色军装的老兵和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心,用最质朴的方式向那些永远停留在青春岁月的英烈致以崇高敬意。在富阳籍烈士墓区,老兵们动作轻柔,用微微颤抖的双手仔细拂去墓碑上的尘埃,虔诚地敬上家乡的糯米酒,将鲜花轻轻摆放在碑前,仿佛在与长眠于此的战友进行着一场无声却深情的对话。
祭扫仪式上,老兵陈为民的讲述让现场氛围沉浸在悲痛与崇敬之中。陈为民已是第二次来到这座烈士陵园,他回忆起第一次前来,是在2014年8月1日,当时他独自一人寻到此处。此次,他含泪讲述了“一等功臣”金守儿的英勇事迹。1979年,在那场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年仅24岁的富阳青年金守儿右额中弹、腹部受伤,却依然坚持重返战场。他带领战友们浴血奋战,歼敌160余人,最终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牺牲时手中还紧紧握着带血的刺刀。陈为民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看到了硝烟中那个英勇无畏、永不言退的年轻身影,不少人潸然泪下。
活动中,志愿者们认真擦洗墓碑,指尖轻轻抚过墓碑上战友的名字,富春明珠公益组织理事长华明珠感慨地说:“每一块墓碑下都安息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每一道刻痕都铭刻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
此次公益清明祭扫活动,是富春明珠公益《红色基因传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还将通过开展英烈故事宣讲、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推动红色教育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