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炜 通讯员 周国妹 李平
事迹回顾
去年下半年,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月度“富阳好人”事迹展,65岁的汽修专家夏国柱位列其中。在40多年的汽修工作生涯里,夏国柱不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技能水平,先后完成技术攻关和革新课题3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项,完成省科技厅立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1个,成为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优秀技能创新的带头人,还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超过2000名技术人才。
1960年,夏国柱出生于里山镇,18岁那年,他参军入伍,被分配到铁道兵某师直属机械营修理班。刚走进连队营区,一排排整齐停放的工程机械车和卡车,以及钢架建成的高大修理车间便映入眼帘,夏国柱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激动,对汽车修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部队的生活严谨且艰苦,想要学好一门技术并非易事。为了更快更多地掌握汽修知识,夏国柱每天早起晚睡,努力钻研专业书籍资料,还经常帮助班里的老兵师傅和战友们洗衣服、写书信,每天打扫卫生,向老兵和战友讨教修理技术。这份勤奋刻苦的精神获得了大家的赞扬。在持之以恒的钻研努力下,不到三年时间,夏国柱便基本掌握了各种车辆发动机的修理技术,多次圆满完成部队抢修任务,先后受到上级部门16次嘉奖,荣获三等功1次。
1984年1月,夏国柱退伍,在随后几年数次更换职业。1993年下岗后,夏国柱东拼西凑了350元钱,创办了一家汽车修理部,经过25年苦心经营,最终发展成如今的杭州光明汽车有限公司。
在此期间,夏国柱保持好学本色,在汽修从业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并用多年的维修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快速诊断汽车疑难故障的方法:一是听,用声音来判断故障部位;二是看,用观察来判断故障部位;三是测,用汽车故障解码仪读取分析故障代码;四是试,针对故障车辆现象进行路试。正是利用这套方法,夏国柱先后修复疑难杂症汽车300多辆。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钻研劲头,夏国柱先后完成技术攻关和革新课题3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项,完成省科技厅立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1个,发表创新成果论文7篇,获得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浙江省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拔尖人才、杭州市首席技师、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成为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优秀技能创新的带头人。
近况回访
最近这段时间,想打通老夏的电话有点难,倒不是他闭门谢客,而是因为太过忙碌。老夏不时在杭州和富阳之间来回奔波,由于太过专注工作,错过了不少电话。今年以来,老夏主要专注于三件事:一个是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开班准备工作,一个是AI数字创业培训,还有汽修行业的技能培训工作。同时,他手里还有3项新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
勤于钻研新知识
年轻时,老夏就是个对自身业务技能要求十分严苛的人,并且勤于钻研新知识。他说:“眼下各行各业科技发展迅速,一旦循规守旧、故步自封,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一个人只要能对某项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在工作中善于发现维修难题和设备缺陷,研究其原因,技术进步、创新和发明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我发明的新型汽车废油收集桶这一专利,就是因为我们在收集汽车废油时,机油和润滑油总是飞溅出来,非常不方便,又难以清理。于是我反复试验,最终利用若干根导流绳和带磁性的套环,使废油顺着导流线流入桶体底部而不飞溅。”
当前,新能源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无论是私家车还是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新能源车的占比都不断增加,这对传统汽修行业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夏国柱介绍:“新能源车的故障维修,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统、电池、电机这三类项目,保养需求较油类车低一些,且4S店、厂家也会参与维修和保养工作。在这样的形势下,除了保持始终快人一步的学习劲头,不断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库和服务内容外,别无他法。”
对广大新能源车用户来说,车辆电池的续航力、安全度、充电效率是最为关切的问题。对此,老夏基于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的电池修复装置及系统,和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换电站及系统。
老夏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是整车的动力核心,电池组性能好坏、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否可靠、使用维护是否得当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需要为高性能的电池配备高水平的BMS。随着循环充放电次数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累积,多个单体电池之间的性能出现差异。当单体电池之间不一致性超过10%时,就要对电池进行维护或修复,否则会导致电池组性能的加速劣化,限制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现有一种新能源车,其电池模组安装于车辆底部,当BMS检测到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维修时,要将车辆开到指定维修中心,操作人员利用升降机将车辆架起,然后将电池组整体从车辆底部取出,并逐一对电池单体进行检测,接着将电池组拆分并更换电池单体,最后将电池单体重新组装并安装回车辆底部,这一过程较为费时费力,给用车造成不便。他的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的电池修复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其具有能够实现电池单体的原位检测与维修、操作便利、便于维护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与此同时,如何快速有效地给新能源车充电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主流的电能补给方案之一是电池更换方案,在此方案中,主要是在电动汽车底部进行换电,且一般在专门的充换电站内完成。充换电站内配置有充换电架、换电平台以及换电机器人。换电过程中,首先换电平台对停放于其上的待换电车辆进行初定位和举升调平,然后换电机器人通过在充换电架和换电平台之间往复行驶的方式,完成更换动力电池。
老夏发现,现有技术的换电站在换电过程中,全部换电工序需要在换电站内进行,这导致换电时间加上停车时间通常需要五到十分钟,一旦换电出现拥挤现象,用户需要排队等候多时。并且现有技术中,换电站需要专门工作人员辅助停车,一是为了防止换电站出现被车辆撞损的意外情况,二是为了防止车辆没有停放至指定位置或车轮没归正,容易造成车辆位置调整不准确。因此,老夏又针对性地发明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换电站以及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不忘技艺传帮带
除了做技术钻研,老夏也不忘技艺传帮带,他说:“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仅要做一名工匠,更要做一位匠师,培育出更多工匠,将优秀的汽修技术传承下去,这也是报答部队和社会对我多年培养的最好方式。”
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老夏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常规是从理论学习开始,然后实际操作;而我却选择先让学生进入到车间,熟悉车辆的基本性能和相关知识,再为他们培训理论。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太多,纯靠死记硬背根本不行,只有实地看过、摸过,学生才能记清楚。”多年来,夏国柱注重技术传帮带,为企业和社会培训了2000余名技术人才,其中技师以上职称380余人,高技能人才70余人,签订名师带徒协议47人,在历届杭州市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其中一名学生还成为2012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全国冠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目前,夏国柱与杭州多所大学签订了授课合同,作为汽修专业的技术指导老师,为青年老师和同学们带去丰富的一线实践知识。他说:“我很乐意把自身经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让后来人少走弯路、多学知识,以技能报国,多为社会做贡献。眼下,我在准备今年的汽修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开班工作,培养汽车维修工高级工(三级)、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一级),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师生,从事汽修工作且有自我提升需求的人都可以到我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来报名,地址位于横凉亭路358号。”
记者手记
初次和夏国柱见面,记者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了一股军人特有的精气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他在专业技术上的一丝不苟。
老夏说,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想为社会做点事情。每年,他都要花费三分之一时间参与公益事业:担任区消保委“消费者维权义工专家组”组长,处理汽修服务纠纷;担任区汽修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义务为行业企业技术培训,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开展行业风险预防和管控宣讲。近期,他正策划开办AI数字人创业培训,通过培训指导企业利用AI技术替代人工进行营销,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企业走出经营困境。
老夏是一个“技术控”,更有一副热心肠、工匠心。“是部队和社会培养了我,我就要尽己所能,将最好的汽修技术奉献出去、传承下去,以回报社会。”老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