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4: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数量从数十年前的屈指可数,到目前的53座 环境设备从无比简陋到高度智能化、人性化~~~欢迎你来分享城市公厕新体验、提提意见和建议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量从数十年前的屈指可数,到目前的53座 环境设备从无比简陋到高度智能化、人性化
富阳城市公厕的华丽升级
欢迎你来分享城市公厕新体验、提提意见和建议
  东吴文化公园

  鹳山脚公厕

  洋浦沙公厕

  鹳山脚公厕

  鹿山公厕

  洋浦沙公厕

  田勤蓉在保洁公厕

  公厕保洁监督牌

  公厕智能化显示屏

  记者 姜炜  通讯员 章立 郑雨婷

  近段时间,城区东吴文化公园、儿童公园、鹳山公园等地梅花陆续开放,进入了最佳观赏期,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闻讯而来,醉心于富阳的花丛美景之中,流连忘返。然而,人食五谷,总有内急,此时,修建在公园内外、近在咫尺的公共厕所,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上周末,来自临平的游客冯先生通过微信联系本报记者,赞叹东吴文化公园的公厕不仅布局合理,且内部打扫的十分干净整洁,甚至闻不到异味:“公共厕所的如厕体验,不仅能给景点加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一种体现。”

  在区城管局的不断努力下,当前,富阳城区共建有53座公厕,并实施了规范化保洁考核管理,其中部分公厕还进行了智能化、个性化设计。开春后,富阳又将迎来赏春旅游高潮,公厕的建设对城市形象和游客体验至关重要。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城区的三座公共厕所,向不少市民和厕所管理员了解了富阳城市公厕发展的相关故事。如果你对城市公厕建设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富阳发布”微信公众号与我们分享,共同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

  “公厕革命”开启,城市公厕环境提升

  从表面上看,公共厕所似乎是“藏污纳垢”之地,但在客观上,公厕对一座城市来说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满足了群众外出时紧急如厕需求,提升了生活便利性;另一方面,公厕的存在,使数量庞大的排泄物得以集中处理,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公厕的完善程度,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平以及文明程度。调查表明,在商业区和旅游区设置环境优良的公厕,对商业活动、消费体验、旅游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合理规划和管理公厕,对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公厕提升改造力度,提高公厕管理水平,完善和提升公厕服务功能,优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杭州市发起“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由城管部门牵头,以打造“有手纸,无异味”公厕为目标,加大全市范围内的公厕提升改造力度,力争在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标识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性化、科技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以此为契机,富阳城市公厕的建设和提升工作也进入快车道,城区公厕数量迅速攀升到48座,区城管局环境卫生保障中心还于2020年和2021年,持续对城区公厕服务进行大提升,内容包括增加方便特殊人群的第三卫生间或无障碍卫生间、增设除臭除湿系统、安装人流及空气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免费提供厕纸和洗手液、拓展公厕热水洗手、建立公厕档案并导入高德地图,方便市民网上查找,以及在公厕及周边不同方位设置清晰鲜明的中英双语指示牌等。所谓的“第三卫生间”,是指不分性别的卫生间,也可称之为“家庭卫生间”,里面配置有无障碍设施、尿不湿台等设备,供特殊对象使用。这些设施覆盖了各类人群的需求,极大方便了群众、提升了如厕体验。

  之后,富阳持续推进公厕建设革新,截至目前,城区已有53座公厕,其中不少还进行了个性化装饰、配备了第三卫生间,并在城市路标、百度地图等平台跟进了公厕分布点位指示。市民通过道路两侧的“公共厕所”指引牌、公厕外立面的灯箱标识、在高德地图等手机App搜索“公共厕所”,就能快速找到最近的公厕。

  在公厕管理和服务上,招募专职管理员,按照“一厕一人”的方式实行住厕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做到每日全面保洁公厕内外1次,全面消杀3次,根据颜色分类使用抹布、拖把等工具,严禁混用,每日检查公厕各项设施运作情况,保障市民使用体验。同时,定期开展公厕管理员技能培训,规范公厕保洁作业,营造良好的“比学赶优”氛围。区城管局每周全面检查城区53座公厕1—2次,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在严格高效的管理下,如今,走进城区任何一座公厕,人们都能感受到干净整洁的氛围,其中,位于鹳山公园停车场附近的公厕,成为我区唯一一座“3A级”旅游公厕。

  城市公厕,曾让人既嫌弃又依赖

  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周末,家住春江路的市民阿海,与伙伴外出游玩归来,途经老街下水门(今富春街郁达夫公园旁)附近时忽感腹部绞痛,肠中一阵汹涌,并不时传来沉闷的“咕噜咕噜”声,阿海心中暗暗叫苦:“怕是因为吃坏了肚子或是早上着了凉,这会儿急着要窜稀。”

  情急之下,阿海佝偻着身子,一步一颠地来到旁边布店,讨来了几张草纸。可这年代,大家都没有私人厕所,总不好意思借人家家里的马桶来用吧。又一阵绞痛传来,阿海的大脑受到刺激,又增加了转速:“整个老街从春江路到恩波老桥,可能也就南门埠渡和下水门附近有公厕,好像就在附近。”想到这里,阿海咬紧牙,朝着目的地快速挪去。

  那是一座用泥灰砂石筑起来的小型公厕,底部挖有一个深坑,上方用木板搭起一个T字形架构,作为底部护栏挡板和蹲坑座位。整个公厕只有三个坑位,互相之间没有隔板,三个人同时如厕时毫无隐私可言。阿海觉得,男子汉不拘小节,加上内急要紧,便也不在乎了。

  无论如何,阿海的困扰及时得到了排解,他是幸运的,在当时的富阳县城,即便这般简陋的公厕,依然是很难找到的。对于女性而言,外出如厕困难的尴尬更为突出。大家由此留下了刻板印象:内急尽量在家里解决。可是,人食五谷杂粮,风寒湿气难料,谁又能精准预判和控制身体机能及消化系统的需求?

  人们的需求总是要解决的,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城区公厕数量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北门路、富春街、桂花路、市心路(今达夫路)、龙山路(今龙浦街)等人流密集的路段旁,都陆陆续续建起了公厕。当时的公厕依然是简单的水泥石灰结构,其中不少是旱厕,卫生保洁情况糟糕到难以言喻。排泄物积攒在底下的深坑内,靠掏粪工人定期搬运清理,一旦清运不及时,公厕内就会弥漫着刺鼻的臭味,同时滋生大量蛆虫、花斑蚊和体型硕大的绿蝇,上完一趟厕所,屁股和大腿上难免被蚊子咬出几个大包。

  条件好一点的公厕,会在内外墙面贴上富有时代感的白色长方形瓷砖,男厕所内,一边是沿墙砌起来的长条形小便池,一边是独立的蹲坑,蹲坑下同样是砌好瓷砖的便池,蹲坑间由一面水泥矮壁隔开,坑位前安装有一面活动木门,算是基本解决了隐私问题。女厕所内,则是清一色的蹲坑。这类公厕内,便池往往设计有流动冲水系统,屋檐处设计有方形或菱形的通风孔,还会在角落里点上几盘蚊香,既缓解了异味,又驱赶了蚊虫。但洗手池和手纸等配套设施和用品仍未普及,正规的公厕门口通常会有管理员售卖手纸,纸张类型从最初几毛钱一摞的草纸,一路转变为后来一元钱一包的餐巾纸。

  然而,当年的公厕并没有很好地跟进保洁工作,由于人们对公厕保洁员这一职业存在一定偏见和不理解,加上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薪资待遇低,保洁员数量不足使得公厕内部清理维护工作常常滞后,从而降低了市民的如厕体验。城市公厕,成了人们既嫌弃又高度依赖的公共场所。

  公厕保洁员:这份工作让我有获得感

  昨日下午,在连续的阴雨天气后,天空逐渐放晴。鹳山公园停车场边,梅花早已在枝头绽放。花瓣上,雨水晶莹剔透,倒映着后方白墙黑瓦的特色公厕,精致的景象让一旁前来观光的几位游客忍不住举起了相机和手机,不停拍摄。

  来到公厕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方一块智慧公厕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公厕室内温度,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PM值等实时监测数据,公厕人流量数据以及第三卫生间、女厕、男厕的余位数量,让人一目了然。电子屏右侧的公厕管理牌和保洁质量监督牌,标明开放时间、保洁时间和完成情况,以及监督电话。管理间门口墙面上,设有智能手机充电站,可为各种型号的手机充电,另一侧是智能取纸机,可扫码免费领取纸巾。尽管天气依旧潮湿,但公厕地面干干净净,记者在其中待了将近半小时,也没有闻到一丝异味。第三卫生间内,驻厕保洁员田勤蓉根据日程安排,又一次清理起了地面。

  今年61岁的田勤蓉,曾是企业职员,也跑过营销,退休后,田阿姨在家实在闲不住,总想着做一些能广泛获得认可、实现个人价值的行当。三年前,她得知区城管局环境卫生保障中心招募公厕管理员后,当即报名,并被分配到了鹳山脚公厕。

  事实上,田阿姨家境十分不错,家人和睦,先前她对家务活也并不擅长,所以对于她的选择,起初丈夫和朋友们都很不理解,依然带着对这一职业的固有成见,反复劝阻,认为她不必“没苦硬吃”。田阿姨不为所动,从基础开始,向同事们请教保洁技能,很快就变得轻车熟路了。

  公厕是24小时开放的,保洁管理时间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上级的考核验收标准是看“上中下”的清洁程度,即屋顶必须没有蜘蛛网和灰尘;窗台、洗手池、扶手、墙壁等手部够得着的地方,摸起来要没有污渍;地面没有水渍尿渍,垃圾桶里没有堆积的垃圾,蹲坑、抽水马桶、小便器没有脏物,另外,还要确保公厕环境没有异味。

  田阿姨说:“刚接触这份工作时,最难的就是心理关和技术关。以前打扫自家厕所时,遇到污渍和异味都有些受不了,更别说公厕每天这么多人流和污渍。而且保洁工作不像大家想象得这么简单,很多角落、管道、设备底座等位置的污垢很难清理,加上白天人来人往,很多难题只能等到夜间人少的时候才能清理解决。”

  除了卫生保洁外,田阿姨还要负责公厕各项智能设备、水电设备的检查,确保运行正常。每年梅雨季节是保洁工作最困难的时段,由于气候潮湿,加上公厕紧挨鹳山,极易生出霉味和异味,好在城区的公厕都配备了风幕机、吹地机,公厕内的空气得以及时置换,地面保持干燥,有效消除了异味影响。在完成相关工作后,田阿姨还要按时填写保洁、消毒、杀虫等日报表。

  公厕管理本质上也是服务行业,每日来人形形色色,尽管大多数人保持了良好的素养,也难免有少数卫生习惯较差的人员,有尿渍外漏、乱丢烟蒂、便后不冲水等陋习。但田阿姨从不会给脸色,每次都会在对方离开后,默默上前将污渍、杂物清理干净:“只要把手里的活干好,提升好服务就行,总不能让别人上个公厕还要受气吧。而且我这里还处于景区,有许多外地游客,我的工作态度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我不能给老家丢脸。每次听到来如厕的人夸赞公厕环境好,我就特别高兴,感觉自己的辛苦特别有价值。”

  富阳的城市公厕,从数十年前的屈指可数,到目前的53座,从设施无比简陋,到如今的高度智能化、人性化,让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大家对这一行的看法和关注度也在逐渐转变、提高。公厕是人们出行时最基础和最依赖的公共设施之一,如果你对富阳的城市公厕有好的体验故事,或者好的改进提升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富阳发布微信公众号与本报分享,我们将与区城管局一起,与读者和网友互动,共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家打造更好的出行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6版:春江两岸
   第07版:资讯
   第08版:天下
富阳城市公厕的华丽升级
富阳日报城事04富阳城市公厕的华丽升级 2025-02-27 2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