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臧一平 通讯员 李轶慧 冯颖)“这个项目的土地审批和规划方案审批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时间”“这对项目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的预判就很重要,要全方位考虑,要给一些问题的处置留足提前量。”近日,市规划资源局富阳分局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长沙龙”正在进行。不同于以往“科长讲、干部听”的单向模式,现场既有业务骨干分享典型案例,又有基层所干部举手提问、互评交流,更有科室负责人针对性点评,年轻干部们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时不时点头呼应,实战化的交流氛围扑面而来。
这场“科长沙龙”,正是市规划资源局富阳分局以“富春执画人”党建品牌为引领,培育年轻干部的生动实践。2025年以来,分局紧扣区委、区政府“一流状态一流业绩”目标,推进“土地矿产出让攻坚年”“重点亮点改革破局年”“基层企业服务提升年”三大行动,80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组成的“青春军团”,在规划资源保障与保护一线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
精准“选苗”:
为年轻干部画好成长“路线图”
“小方曾经在实习阶段参与过低效工业用地收储方案设计,可以节省不少入门时间;小张本科、硕士都是学城市规划专业的,跟规划线科室很对口,可以好好培养……”在市规划资源局富阳分局人事科,工作人员正对着一份份“成长档案”梳理年轻干部培养方向。为精准选好“苗子”,该局通过政审考察深入了解每名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个性特征,量身定制“成长档案”,动态记录能力提升轨迹。
2025年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更构建起全周期培育机制。“局党委每半年会开专题会分析年轻干部情况,从队伍结构到个人瓶颈,逐一研判解决。”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还搭建“班子示范、中层引领、骨干帮带”的“青蓝工程”体系,“比如前年入职的硕士毕业生李琦,由分管副局长牵头、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共同帮带,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小型项目的规划对接了,目前是青云所规划条线的骨干力量。”
多元“育苗”:
实战中锤炼硬本领
“‘科长沙龙’里‘耕地保护与土地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2025年新输送到基层所的程葛鉴拿着笔记本,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说,“老师讲的案例就发生在周边乡镇,还现场演示了执法文书的撰写要点,我现在处理相关工作时,都会先翻一翻当时的笔记,时刻提醒自己绷紧耕地红线这根弦。”
分局不仅靠“科长沙龙”给年轻干部“充电”,更搭平台让他们“挑大梁”。今年“6·25全国土地日”当天,“青年说·辩未来 节约集约护耕基”主题辩论赛现场,六组年轻干部分成正反方,围绕“为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应更强化‘前段预防监管’还是‘后端严厉查处’”等辩题展开激烈辩论,时而引用政策条文,时而结合工作实例,台下掌声此起彼伏。“这次比赛让我很过瘾,既与小伙伴们开展了业务交锋,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展示机会,融合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综艺’元素,希望局里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此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郭贞妮说。
行政许可科的“斜杠青年”王毓彬则通过另一种方式成长——以“AI数智化”方式向大家展示富阳规划资源助力新质生产力的踏浪之路,还在富阳区富有理“响”青年宣讲活动中获评优秀宣讲员。“从琢磨AI工具到上台宣讲,分局给了我试错和展示的机会,现在我还会帮同事们解决一些数字化操作问题。”王毓彬笑着说。
悉心“护苗”:
让年轻干部“扛得起事”
“入职第一天,局长就跟我们说‘规划资源工作既要守住底线,也要敢闯敢试’,这句话我一直记着。”“95后”干部陈蓉蓉回忆道。分局坚持“严管+厚爱”,局主要负责人亲授“入职第一课”,常态化开展“我和一把手面对面”活动,既明确“红线”底线,也建立容错机制。
在这样的氛围下,年轻干部敢干事、能成事,今年上半年,2名表现突出的“95后”干部走上中层岗位。
基层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今年初,10名年轻干部打包行李奔赴基层所,比如新登自然资源所的徐草在“进村社墩苗”札记写道——“在灵桥镇灵丰社区的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回迁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实现‘物理空间重构’与‘社会关系重建’的同步推进,回迁治理需政策刚性与人文柔性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迁得回、稳得住、融得进。”
市规划资源局富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年轻干部正从“业务新兵”蜕变为“行家里手”,从“听讲者”转型为“主讲人”。接下来,将持续优化的培育机制,擦亮“富春执画人”党建品牌,让青春力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