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利丹
■人物名片
陈士泉,十届区政协委员,富阳中科计算机网络工程公司总经理,区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履职故事
“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一名宗教界政协委员,多年来,陈士泉立足自身岗位,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助老助残、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方面贡献政协力量,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情暖夕阳,他是老人心中的“贴心人”
“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这是陈士泉一直的守望。2023年,他接管了常绿镇北坞村一家面临倒闭的养老中心,并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进行改造升级,为老人们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专业细致的照护服务。
接管养老中心后,陈士泉增派人手,组成新的运营团队,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养老质量。
同时,陈士泉还是蓝天助浴项目公益基金的发起人。“蓝天助浴”是一项为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务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由富阳区蓝天为老服务中心发起,旨在解决失能老人洗澡难的问题。“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这是好事,必须要支持。”在赴新登镇实地了解项目情况后,陈士泉带头发起捐款,共筹得40多万元注入基金。此后,在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助浴基金不断累积,让更多老人受益。
“不能让‘公益’成为‘功利’,无论如何服务不能打折。”除了持续募捐奉献爱心,陈士泉还每年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向接受服务的老人详细了解服务情况及满意度,让公益真正落到实处。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陈士泉还就“养老”提出建议,希望构建“政府+社会力量”模式,鼓励慈善机构与公益性组织参与并提升失能失智老人专业服务能力。
助力共富,他是乡村振兴的“有心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4年,在常绿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牵头下,陈士泉借助自己设在常绿镇北坞村养老中心的“常颐康养有限公司”和相关的社会资源,与常绿镇共同打造了“常乐有为”共富联合体,帮助解决绿茶青叶后续销售困难,为不少家境困难的低收入茶农增添了一份收入。
“常绿茶叶以群体种为主,汁水浓厚,品质特别好,之前一直在收购。绿茶制作周期结束后,这些青叶可以继续制作红茶,品质一点不差。”陈士泉介绍,红茶一年可做三季,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是一个造血型项目。工坊添置有发酵机、萎凋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制茶设备,面向全镇种植茶叶的低收入家庭,收购青叶,制作红茶。
据了解,除了收购青叶,红茶制作基地还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为全镇有兴趣做红茶的茶农们,不定期开展红茶制作的业务培训,引导茶农制作红茶、培育种植红茶,延长茶叶生产周期。同时,也为低收入家庭茶农提供红茶免费代加工制作。
■履职感言
履职路上,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才能真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未来,我将继续以饱满热情和务实作风,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为富阳的美好明天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