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康亮 通讯员 陈梦瑶
近年来,“假警察”“假军官”式骗局屡见报端,如今遇到假冒公检法诈骗,大家都会多一个心眼。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增强,诉讼活动逐年增多,大家对代理律师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假律师”也开始浮出水面,还干起了“真代理”。近期,区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冒充律师执业的案件。好在“假律师”很快“现出原形”,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凭1本假律师执业证、1枚假印章,有人就想“招摇撞骗”
俞某曾在一家法律服务所工作,是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但一直未取得律师执业证。
2021年4月,俞某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被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注销。想继续从事法律工作赚钱的俞某动起了“歪脑筋”,通过网络联系制贩假证人员,并提供本人照片及相关身份信息,购买了执业机构为“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执业证1本以及该律师事务所印章1枚。之后俞某开始“有模有样”使用假律师执业证等,以“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名义在富阳、桐庐等法院代理民事案件,并收取相关代理费用。正当俞某陶醉在自己的“律师梦”时,他的所作所为被一家律师事务所发现。想着事情已经败露,俞某迅速将假律师执业证、假印章销毁,逃之夭夭。
自认造假“天衣无缝”、演技“飙升”的“假律师”栽了
2023年3月和7月,沉寂许久的俞某又先后两次通过网络联系制贩假证人员,并提供本人身份信息及照片,购买了“浙江RB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执业证两本以及该律师事务所印章1枚。
之后俞某“重操旧业”,在富阳法院代理民事案件两件,并收取相关代理费用。自认为这次造假“天衣无缝”,演技“飙升”的俞某很快露出马脚。经浙江省司法厅出具证明,俞某并非浙江省的执业律师,也没有名称为“浙江RB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事务所,涉案律师执业证系假证。
今年9月,公安机关将俞某抓获归案。今年12月,区检察院以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对俞某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说”
近年来,一些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冒充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不仅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法律权威,还让真正需要法律服务的案件当事人不能及时得到合法有效的法律服务。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需要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时,应当认真核验律师的各项身份证件,到正规的执业场所查验该律所是否具有合法的执业资格,或者登录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或进入浙里办搜索查询。并审慎决定是否签订正式的书面委托代理合同等,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