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7: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富阳新登籍抗战英烈终于回家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十九年归家路
富阳新登籍抗战英烈终于回家
  白雪天

  空军军官学校教官刘风写的纪念文章

  空军忠烈表

  《空军官校第十期毕业八十周年纪念册》中的一页

  空军学生殉国人员表

  记者 金易梵

  “爷爷,这么多年,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今天带你回家!”近日,富阳新登籍抗日战争英烈白雪天离开家乡89年后,终于回家了。

  2000多公里,89年

  从杭州到云南,飞行时间不到3小时,而这中间跨越的2000多公里,白雪天的家人却足足花了80多年。

  2月23日,飞机飞行在上万米的高空,白雪天的侄孙子白初冬表情十分凝重,心里却又是按捺不住地激动:终于可以“见到”这个父辈口中颇具传奇色彩的爷爷白雪天了。

  白雪天,字植生,1918年生于浙江新登蒲川白家,也就是现在的五里桥白家。白雪天有两个弟弟,其中二弟已经去世,小弟白雪园定居美国,现在已经90多岁了。白初冬便是二弟的孙子。

  “对于这个大爷爷,我们都只听说过他的事情,就连我的父亲都没见过他面。”白初冬说,不仅是他们后辈,就连整个村里都知道,白家出了个飞行员,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牺牲了。但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接白雪天回家这件事是白家后人的心愿,也是心结。“上世纪80年代,小爷爷白雪园特意从美国回来,去云南寻找他的墓地,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没有这么便利、通讯也不够发达,到了云南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只能无果而返。”白初冬回忆道,2011年,他赴美看望小爷爷的时候,白雪园也一直念叨着“我大哥、我大哥”。2015年,在美国侨界协助下,终于在南京紫金山北麓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找到了白雪天的名字,当时远在美国的白雪园激动地热泪盈眶。

  10年后,当白初冬站在昆明的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前时,他忍不住流下热泪。“终于找到了!我的爷爷是抗日英雄!”他看着肃穆的纪念碑,心中满是激动与骄傲。

  白初冬提前准备了香烛、纸钱,同行的志愿者特意买了新登的麻酥糖,按照新登的传统,将这些物品一一摆放在白雪天的照片前,进行祭拜。“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今天我和家里人一起带你回家。”白初冬跪在地上,将白酒洒在地上。随后,白初冬跟着工作人员找到了白雪天合葬的墓,在规定区域取了一抔黄土,将他装进带来的青花瓷罐子中。

  回到新登后,白初冬将白雪天与他爷爷合葬在了一处。“大爷爷离开家89年了,他们兄弟俩终于再见了。”白初冬告诉记者,这次能够顺利接白雪天回家,离不开谢群和其他6位志愿者的帮助。“不仅如此,也是因为谢群老师和其他志愿者们,我才了解到我大爷爷短暂却又壮烈的一生。”

  “我要帮他们,带白雪天回家”

  寻找白雪天这件事要从2024年11月说起。

  谢群2020年从富阳区档案馆退休,但是她挖掘史料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止。退休后,她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关于抗日战争老兵的史料。

  “去年,我在浙江省档案馆查看到中央航校第四期学员陈殿钟(富阳灵桥)的一张照片。”为了了解陈殿钟的故事,谢群联系上了飞虎队队员吴其轺的儿子吴缘。吴缘致力于“关爱老兵”的公益事业近二十年,收集了不少相关史料。在吴缘那儿,谢群没有找到陈殿钟的相关信息,却意外得到了另一条消息:在新登的五里桥白家,有一位叫白雪天的飞行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了。

  得知消息后,谢群立刻在富阳档案馆中查找白雪天的有关资料。“我们查到,白雪天牺牲时,他的家里人领取过抚恤金,上面记载了他牺牲于云南昆明。从领取抚恤金的档案中知道了白雪天的父亲名为白志恒。”

  谢群找到了新的切入口,她一方面去查阅白家的家谱,另一面在档案馆中找到了白志恒的几份委任状,白志恒曾在新赣南运输处工作,参与规划浙赣铁路干线的设计。“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白雪天的家庭条件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为了对白雪天有更全面的认识,谢群进一步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得知白志恒(1889-1953)毕业于浙江陆军小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军事交通机关工作,擅长绘图,1922年民国《新登县志》中的绘图出自他一人之手。后从事教育工作,1950年至1951年任新登中学首任总务处主任,母邱巧琴系晚清举人之女。

  为了进一步了解白雪天,谢群和志愿者杨旺芬前往五里桥白家,寻找白雪天的后人。谢群找到了白初冬,但白初冬对于这位大爷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只有一张从美国翻拍回来的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挂在我小爷爷家中的墙上,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他跟我说这是我大爷爷,我便拍了下来。”照片有些模糊,但隐约看得出来,白雪天在飞机上英姿飒爽的模样。

  和白初冬交流后,谢群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我想了解白雪天是因为我的职业,但当我得知他们想要带白雪天回家的这个心愿后,我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在身上。我要帮他们,带白雪天回家。”谢群说,这不仅是帮助白家后代知道他们先辈的故事,更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

  “白雪天,我要问你,你为什么要俯冲得这么低?”

  吴缘还提供了一份十分宝贵且关键的资料:《空军官校第十期毕业八十周年纪念册》。这本纪念册中不仅记录着白雪天入学的时间,还有白雪天同学们的一些回忆。

  1936年,白雪天从杭州安定中学毕业,放弃燕京大学录取资格,考入空军军官学校第十期。“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空军军官学校的学生被迫离开南京,往南昌撤退。后沿湘桂铁路抵达广西中央航校柳州分校接受初级飞行训练。白雪天顺利通过了淘汰率47%的初级飞行训练后转入云南接受中级飞行训练。中级训练结束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被淘汰,白雪天顺利晋级转入昆明空军军官学校高级班接受空战战术专训。

  1939年11月4日,白雪天为了提升投弹精准度,同时急于掌握美军顾问传授的“跳弹轰炸”新技术,驾驶弗力特教练机(编号36)在昆明巫家坝苦练低空飞行时,不幸飞机尾翼擦到机库房梁(高度仅24米)导致坠机而殉学,年仅21岁。此时离毕业升空杀敌只剩4个月。谢群告诉记者,由于当时中国的装备落伍,有大量飞行员是在训练中牺牲的。据统计,至抗战结束,空军军官学校培养的1672名飞行员里,有432人在空战中殉国,118人于训练中殉职。

  在《空军官校第十期毕业八十周年纪念册》中,谢群还看到了白雪天的教官刘风为他写的祭文。同时,谢群在《中国的空军》第36期上也找到了这篇教官刘风写的祭文。这是空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牺牲学员唯一的一篇祭文。

  刘风在文中写道:“白雪天,我要问你,你为什么要俯冲得这么低?你要干什么?”在刘风的追忆中,白雪天毫无疑问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学员,他首创了“高空侧滑着陆”技术(300米高度实施),精研出了“30米超低空突防”战术,改进了美式AT-6教练机射击校准系统。不仅如此,他爱好文学,精通音律,在训练间隙抄录中外名歌,用口琴吹奏思乡曲,创作歌剧《光明来了》。

  谢群还挖掘到了白雪天的事故分析报告和遗物清单:一枚编号180的飞行徽章和三封未发出的家书。致父母:“儿今得俯冲轰炸精要,他日必使倭舰尽沉东海。若不得归,便化青鹞翎,涤荡九霄尘。”致未婚妻梅君:“待山河重整日,当以云霓为帛,谱你我《婚礼进行曲》。”致音乐老师:“《光明来了》歌剧终章已谱就,若不得奏,便以机炮为琴键。”

  而谢群也在一份份厚重的历史资料中,逐渐认识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白雪天。“死与生不过是一往一还,在这里死,就是那里生。”正如白雪天自己写的,他早已将生死看淡,随时做好殉国的准备。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战,白雪天的同期战友黄新瑞(美国归侨)、岑泽鎏(香港青年)及林徽因胞弟林恒等八人,在击落六架日机后全部殉国。校训中写道:“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些天之骄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无怨无悔地喊出了“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口号。

  “那个时代的飞行员大多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但他们却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冲上云霄,投身于保家卫国的空军事业。”谢群说,她被这群少年的精神所感动,也更坚定了做这件事的决心。

  除此之外,从吴缘提供的档案中,谢群得知白雪天安葬于昆明空军公墓。确认消息属实后,谢群便开始着手联系,安排接白雪天回家的相关事宜。“当时我联系了志愿者史勤、杨旺芬、施轶旋、方建宝、项政,他们都非常积极地响应,愿意一起帮忙做这件事。当大家一起站在巨大的圆弧形的墓碑前,每一位都被此情此景所感动着。”

  谢群说,当年那群热血少年,为了祖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家成了永远的遗憾。这一次,跨越了89年,她十分荣幸能帮白雪天弥补这一份遗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一段历史,珍惜这些英雄们用血肉身躯换来的可贵和平。”

  新闻链接

  《哭三弟恒》

  文/林徽因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

  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

  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关注全国两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政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人文
   第08版:人文
八十九年归家路
富阳日报人文07八十九年归家路 2025-03-06 2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