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网首页| 旧刊浏览| 返回数字报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4:时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鹳山社区金秋驿站有位八旬“法律护航员” 为居民提供法律条款咨询、民事纠纷调解、合同代写等服务~~~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鹳山社区金秋驿站有位八旬“法律护航员” 为居民提供法律条款咨询、民事纠纷调解、合同代写等服务
当“银发力量”融入社区 基层治理有了全新阐释
  施华顺

  鹳山社区金秋驿站参与平安巡防

  桃源社区金秋驿站志愿者在社区暑期爱心班

  记者 孙莹

  前段时间,《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其中“银发力量”上榜。退休后,老年人们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队伍中,施展个人所长,持续发光发热。

  在富春街道鹳山社区的金秋驿站,79岁的施华顺和他的“老伙计”们,就是这样一股默默奉献的“银发力量”。

  退休17年的“老公安”

  职业惯性和一腔热血让他步履不停

  3月初的一个下午,记者在鹳山社区见到施老时,他穿着普通的藏青色棉袄、戴着已经起球的棉帽,安静地坐在金秋驿站的办公室,微笑着听大家聊天,时不时搭上一句话。一旦有居民来寻求帮助,施老整个人就立马切换状态,仿佛几十年前那名雷厉风行的“公安干警”,又回到了群众身边。

  1971年,施华顺从部队退役后加入了公安机关,先后在富阳场口派出所、青云派出所、富阳派出所以及公安局预审科等单位(科室)工作,几十年来,经他手办理的刑事案件、治安行政案件和民事调解纠纷等达到两万多件。

  谈起年轻时的工作经历,施老顿时神采奕奕起来:“那时候破案难啊,不像现在有人脸识别、DNA、网络各种高科技,只能是一点一点走访群众,调查研究,突破口供。我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他说,“锐利锋芒的审问词锋、逻辑严密的讯问方法、步步紧逼的讯问步骤、深刻有力的说服教育”这四大“审案心法”已经牢牢刻在他骨子里,一辈子都丢不掉了。

  就这样忙碌了半辈子的施华顺,退休后依旧步履不停。2018年开始,施老先后担任公安富阳分局离退休党委组织委员兼第一党支部书记、鹳山社区老年协会副会长等职,还加入了杭州市“银亮钱塘”基层调解助力团。对施老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在这种“新生活”里,他延续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奉献的“职业惯性”,将一腔热血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2020年12月,施华顺加入了鹳山社区金秋驿站(时称“解忧工作室”)。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他几乎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依托自己的专业,他成了社区居民们的“法律护航员”——法律条款咨询,民事纠纷调解,追讨债务,代写民事起诉状、合同、遗嘱等都在施老的服务范围内。

  在金秋驿站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五面锦旗,其中一面“热心为民办实事,情系百姓解忧愁”的锦旗背后,是施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通过不厌其烦的电话沟通、上门协商和法律说教等方式,为居民讨回2.8万元欠款的“持久战”故事。不仅如此,四年多来,施老还奔走在大源、渔山、东洲、场口等乡镇(街道),累计为超过150人次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2023年时,施华顺曾因突发心梗暂停了在金秋驿站的工作,这次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的经历,让原本就时常埋怨他“退休了也不着家”的老伴和女儿更频繁地劝说他退出金秋驿站,在家好好休养。但施老闲不住,更放不下那些有困难有需求的居民,在身体痊愈后,每周一至周五,他还是雷打不动出现在社区里。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基层公益事业中倾情奉献的施华顺多次获评“先锋党员”“最美老干部”“最美老干部支部书记”“调解达人”等称号。

  从解忧工作室到金秋驿站

  他们将这里视为“初心之家”

  据悉,鹳山社区金秋驿站成立于2020年5月,承担着收集民情民意、居民矛盾纠纷化解、民生服务等多方面职能,为社区分担工作压力。驿站由来自区人大、政协、公安、教育等部门的20多位老干部组成,他们大多是鹳山社区的居民,也有在朋友的推荐下自愿报名加入的其他社区居民。每周一至周五,都有3位老干部在金秋驿站办公室值班,居民们只要有困难、有诉求,就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

  在站长蒋根顺的组织下,老干部们根据自己的职业专长,分组成立了“金秋赋能·科技文化”“金秋赋能·卫生教育”“金秋赋能·基层治理”“金秋赋能·关心关爱”四个服务项目小分队。

  2024年,这群“老伙计”们在各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科技文化”小分队通过科技大讲堂普及科学知识,累计科技下乡6次、发放科普资料3000余份,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卫生教育”小分队通过“健康小屋”、健康讲座等,总计开展义诊等活动17次,受众群体超650人;“基层治理”小分队全年受理各种咨询,调解民事纠纷、代写协议书、民事起诉状等共48件,协商调解起诉案件14件,获了多面锦旗;“关心关爱”小分队常态化对社区高龄独居、卧病在床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惠及老年居民150余人次。

  除了这四大服务项目,鹳山社区金秋驿站的老干部们更是在老旧小区设施改善、背街小巷整治、巡查防控、垃圾分类、反诈防骗等各类社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站长蒋根顺说,老干部们不仅有职业上的专业优势,还有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在社区里可以广泛征求社情民意,了解民生需求,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当天,正在轮值的老干部何德言、魏美珍、胡志成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金秋驿站就是老同志们的“初心之家”,能够在退休后将自己的部分时间和精力继续投入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公益事业上,既是为民奉献、助人为乐的好事,也能让自己感到仍被社会需要着,心里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老有所为

  “银发力量”助力基层治理

  在富阳,像这样的金秋驿站共有40家,覆盖全区42个社区,超过500名离退休老干部先后加入金秋驿站成为助力社区治理的“银发力量”。富春街道城西、鹳山、恩波、苋浦等社区的金秋驿站是富阳成立较早的一批金秋驿站,工作和服务机制较为完善,其中城西社区金秋驿站曾被评为2023年度杭州市“五星级”金秋驿站。

  区委老干部局叶绯介绍,离退休干部金秋驿站选培的工作一直在开展,主要引导长期居住在社区,从司法、农业、教师、医生等岗位上退下来的有精力、身体健康、有威望的退休干部加入金秋驿站;每个社区的金秋驿站也会根据老干部们的特长划分出纠纷调解、文化宣传、银龄互助、摄影书画、治安巡逻等多个工作专班(党小组),渐渐地,老干部们成了社区里的“政策宣讲员”“平安协管员”“民生服务员”“邻里老娘舅”。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金秋驿站已先后助力解决社区内各类大小事务及纠纷调解800余件。同时,为了提升这批“银色人才”的能力水平,让老干部志愿服务变得更加专业且更具针对性,区委老干部局针对心理健康、青少年教育、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主题开展定期的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参与的“银色人才”已达2500余人次。

  金秋驿站的实践表明,“银发力量”不仅是社会基层治理的“补充资源”,更是“核心动能”。他们的加入,丰富了基层治理的主体,有效缓解基层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同于初出社会的年轻干部,老干部们能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敏锐地找出基层治理的问题所在,新老思维的相互补充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治理模式。不可忽视的是,离退休老干部自带的政治威望和丰富经验,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了社区和谐稳定的“润滑剂”,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趟快速行进的时代列车上,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为发展成果贡献重要力量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中深情寄语,希望他们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

  富阳金秋驿站的这股“银发力量”,正通过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着“老有所为”的真谛,走出了一条离退休干部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关注全国两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政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人文
   第08版:人文
当“银发力量”融入社区 基层治理有了全新阐释
富阳日报时政04当“银发力量”融入社区 基层治理有了全新阐释 2025-03-06 2 2025年03月06日 星期四